- 电离能
- 共448题
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
A.Q和R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2)电解它们的熔融氯化物,以下过程最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Q2++2e-→Q B.R2++2e-→R
C.S3++3e-→S D.T3++3e-→T
(3)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QCl2 B.RCl C.SCl3 D.TCl
(4)S元素最可能是______.
A.S区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p区元素 D.准金属
(5)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______.
A.氦(1s2) B.铍(1s22s2) C.锂(1s22s1) D.氢(1s1)
正确答案
解:根据元素电离能知,Q元素第一电离能到第四电离能之间相差不大,且其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Q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
R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R为第IA族元素;
S元素第二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则S为第IIA族元素;
T元素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则T元素为第IIIA族元素;
U元素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U为第IA族元素,
(1)这几种元素中,电离能变化趋势相似的是R和U,是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R和U,故选E(2)Q可能是稀有气体、R为第IA族元素、S为第IIA族元素、T为第IIIA族元素,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所以T元素常见化合价为+3价,则电解它们的熔融氯化物,以下过程最可能正确的是 D,故选D;
(3)Q为稀有气体,不易形成化合物,R、S、T在氯化物中的化合价分别是+1、+2、+3价,所以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正确的是RCl,故选B;
(4)S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较小,所以最可能是S区元素,故选A;
(5)Q元素第一电离能到第四电离能之间相差不大,且其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Q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A,故选A.
解析
解:根据元素电离能知,Q元素第一电离能到第四电离能之间相差不大,且其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Q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
R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R为第IA族元素;
S元素第二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则S为第IIA族元素;
T元素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则T元素为第IIIA族元素;
U元素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U为第IA族元素,
(1)这几种元素中,电离能变化趋势相似的是R和U,是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R和U,故选E(2)Q可能是稀有气体、R为第IA族元素、S为第IIA族元素、T为第IIIA族元素,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所以T元素常见化合价为+3价,则电解它们的熔融氯化物,以下过程最可能正确的是 D,故选D;
(3)Q为稀有气体,不易形成化合物,R、S、T在氯化物中的化合价分别是+1、+2、+3价,所以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正确的是RCl,故选B;
(4)S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较小,所以最可能是S区元素,故选A;
(5)Q元素第一电离能到第四电离能之间相差不大,且其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Q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A,故选A.
氮元素可形成卤化物、叠氮化物及络合物等.
(1)在铜催化作用下F2和过量NH3反应得到NF3,其构型为三角锥形,沸点-129℃,则NF3属于______晶体.
(2)氢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微弱电离出H+和N3-.
①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举1例),由此可推知N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
②叠氮化物、氰化物能与Fe3+及Cu2+及Co3+等形成络合物,如:[Co(N3)(NH3)5]SO4、Fe(CN)64-.写出钴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Co(N3)(NH3)5]SO4中钴的配位数为______; CN-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
(3)由叠氮化钠(NaN3)热分解可得纯N2:2NaN3(s)=2Na(l)+3N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序号)
A.第一电离能(I1):N>P>S
B.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晶格能较小
C.钠晶胞结构如图,该晶胞分摊2个钠原子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是因为氮的电负性大
(4)化学式为Pt(NH3)2Cl2的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其中一种异构体可溶于水,该种异构体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
正确答案
分子
N2O
直线形
3d74s2
6
sp杂化
AC
解析
解:(1)NF3的沸点较低,所以是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
(2)①N3-含有三个原子22个电子,与其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或CO2或CS2或BeCl2,N3-与CO2是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所以N3-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
故答案为:N2O或CO2或CS2或BeCl2;直线;
②钴是37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所以其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 其配位数是1+5=6;CN-中价层电子对数=1+=2,所以采取sp杂化,故答案为:3d74s2;6;sp;
(3)A、第一电离能(I1):N>P>S,故A正确;
B、相同电荷时,晶格能与离子的半径成反比,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NaN3的晶格能大于KN3的晶格能,故B错误;
C、钠晶胞中原子数为1+8×=2,故C正确;
D、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键能较大,所以性质稳定,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极易溶于极性溶剂,水是极性溶剂,所以此种化合物是极性溶质,其异构体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故答案为:
.
碳的多样性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1)C、Si、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指向的是碳的又一张奇妙面孔;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石墨烯.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碳各种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B.石墨烯含有非极性键
C.从石墨剥离得到石墨烯需要破坏化学键 D.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②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通过______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12g石墨烯含σ键数约为______.
③化学气相沉积法是获得石墨烯的有效方法之一,催化剂可以用金、铜等金属.根据下表数据,铜的第一电离能 (I1) 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试解释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的主要原因______.
(3)CO与N2相似,分子中都存在一个共价叁键,CO分子中含______个π键.分析下表中的有关数据,说明CO 的化学性质比N2活泼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C>Si,
故答案为:N>C>Si;
(2)①A.碳各种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如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足球烯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
B.石墨烯中碳原子间含有非极性键,故B正确;
C.石墨中层与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从石墨剥离得到石墨烯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D.石墨烯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具有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B、D;
②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所以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每个碳原子平均含有1.5个σ键,所以12g石墨烯含σ键数约为1.5NA(或9.03×1023),
故答案为:sp2;1.5NA(或9.03×1023);
③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所以气态Cu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的Cu+,能量较低,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或气态Zn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4s1的Zn+,易再失去一个电子,所以Zn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小),
故答案为:气态Cu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的Cu+,能量较低,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或气态Zn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4s1的Zn+,易再失去一个电子,所以Zn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小);
(3)根据氮气分子结构知,一个CO分子中含有2个π键,根据表中键能知,断裂一个π键所需的能量,CO比N2小很多,所以一氧化碳比氮气活泼,
故答案为:2;断裂一个π键所需的能量,CO比N2小很多.
解析
解:(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C>Si,
故答案为:N>C>Si;
(2)①A.碳各种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如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足球烯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
B.石墨烯中碳原子间含有非极性键,故B正确;
C.石墨中层与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从石墨剥离得到石墨烯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D.石墨烯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具有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B、D;
②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所以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每个碳原子平均含有1.5个σ键,所以12g石墨烯含σ键数约为1.5NA(或9.03×1023),
故答案为:sp2;1.5NA(或9.03×1023);
③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所以气态Cu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的Cu+,能量较低,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或气态Zn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4s1的Zn+,易再失去一个电子,所以Zn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小),
故答案为:气态Cu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的Cu+,能量较低,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或气态Zn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Ar]3d104s1的Zn+,易再失去一个电子,所以Zn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小);
(3)根据氮气分子结构知,一个CO分子中含有2个π键,根据表中键能知,断裂一个π键所需的能量,CO比N2小很多,所以一氧化碳比氮气活泼,
故答案为:2;断裂一个π键所需的能量,CO比N2小很多.
氮、磷、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1)工业中可用POF3合成杀虫农药,组成该物质的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普鲁士蓝的化学式是KFe[Fe(CN)6],该物质中含有的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______和______.
(3)KCN可被H2O2氧化为KOCN
①KOCN可作为制药原料,其晶体类型是______;碳原子采取sp杂化,1mol该物质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
②H2O2常温下是液体,沸点较高(150℃),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SO3和O3的混合气体经光解作用,可生成一种结构如图所示的物质,该物质中S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分子 (填“极性”、“非极性”).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非金属性F>O>P,所以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O、P,故答案为:F、O、P;
(2)铁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当中心原子有空轨道,配离子含有孤对电子时,能形成配位键;非金属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所以KFe[Fe(CN)6]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故答案为:[Ar]3d6;共价键、配位键;
(3)①KOCN是由活泼金属和非金属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C能形成的4个共价键,已知其杂化方式为sp杂化,说明含有2个δ键即有2个价层电子对,另外的2个共价键为π键,所以1mol该物质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故答案为:2NA;
②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其沸点较高,故答案为: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由图可知S形成了4个共价键,即含有4个价层电子对,所以S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sp3杂化;由于分子结构空间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sp3杂化;极性;
解析
解:(1)根据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非金属性F>O>P,所以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O、P,故答案为:F、O、P;
(2)铁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当中心原子有空轨道,配离子含有孤对电子时,能形成配位键;非金属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所以KFe[Fe(CN)6]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故答案为:[Ar]3d6;共价键、配位键;
(3)①KOCN是由活泼金属和非金属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C能形成的4个共价键,已知其杂化方式为sp杂化,说明含有2个δ键即有2个价层电子对,另外的2个共价键为π键,所以1mol该物质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故答案为:2NA;
②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其沸点较高,故答案为: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由图可知S形成了4个共价键,即含有4个价层电子对,所以S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sp3杂化;由于分子结构空间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sp3杂化;极性;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4)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5)六方氮化硼与石墨相似,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N原子L层的P电子比S电子多______个.
(6)写出CaF2的电子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工艺流程可知,B2O3与NH3反应生成B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反应方程式为:B2O3+2NH32BN+3H2O,
故答案为:B2O3+2NH32BN+3H2O;
(2)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强,所以电负性N>B;B第ⅢA族元素,为+3价;
故答案为:N;+3;
(3)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个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
(0-3×1)=0,所以BF3分子的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型,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就是平面三角形,键角是120°,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属于sp2杂化,
故答案为:120°;sp2杂化;
(4)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4+=4,该离子中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故答案为:正四面体;
(5)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氮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1s22s22p3;所以N原子L层的P电子比S电子多4-3=1,故答案为:共价键;1;
(6)氟化钙为离子化合物,钙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Ca2+表示,氟离子需要标出其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两个氟离子需要先在钙离子的两边,氟化钙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
解析
解(1)由工艺流程可知,B2O3与NH3反应生成B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反应方程式为:B2O3+2NH32BN+3H2O,
故答案为:B2O3+2NH32BN+3H2O;
(2)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强,所以电负性N>B;B第ⅢA族元素,为+3价;
故答案为:N;+3;
(3)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个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
(0-3×1)=0,所以BF3分子的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型,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就是平面三角形,键角是120°,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属于sp2杂化,
故答案为:120°;sp2杂化;
(4)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4+=4,该离子中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故答案为:正四面体;
(5)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氮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1s22s22p3;所以N原子L层的P电子比S电子多4-3=1,故答案为:共价键;1;
(6)氟化钙为离子化合物,钙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Ca2+表示,氟离子需要标出其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两个氟离子需要先在钙离子的两边,氟化钙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