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 共522题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 共5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虽然环境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把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后,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净化,就成为净化的天然水

C河道中适量的藻类和其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D地理环境净化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环境将趋于恶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春季森林火灾

B夏季长江中下游洪水

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D冬季海南岛橡胶园受寒潮袭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

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森林减少无关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

B山体滑坡渐增

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湿地具有

A调节气候的功能

B美化环境的功能

C净化水中污染物的功能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A5月31日

B6月25日

C6月6日

D6月5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有哪些功能 ()

①提供水源②调节气候③涵养水源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⑥净化水质⑦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⑥⑦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