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一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战推动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

B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大战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3年8月4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留毒气(芥子气)泄漏伤人事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约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向日方再次提出严正交涉。毒气首次应用于战争是下列的哪场战役()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色当战役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9年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

A反法性质

B反英性质

C反俄性质

D反意性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下列关于“欧洲旅客”在20世纪初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德是当时矛盾最深的旅客

B英国放弃大陆均势政策插手欧洲事务

C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

D欧洲国家担心德国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要

A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B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争夺世界霸权

C与英国进行公平地商业竞争

D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A英德争夺殖民地

B重新瓜分世界

C重新争夺欧洲霸权

D争夺巴尔干半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B一战前,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

C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D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