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 共279题
1
题型:
单选题
|
1919年6月28日,德国外长在签订条约后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要我承认我们是这场战争的唯一祸首,我知道那是扯谎!”而远在柏林的德国总理公然指责条约是“杀人的魔锤”。当天,德国许多报纸上纷纷出现了镶着黑框的悼念文章,号召全民复仇。这种现象说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有关《洛桑条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中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抱有很大希望,这主要说明了(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