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调节
- 共3260题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将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材料三: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4、图1中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4显示,东部地区民工工资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增幅小于中西部地区。图1表明,东部地区吸纳全国外出农民工的绝大部分,但2009年的比例下滑。相对于2008年,2009年农民工在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的比例下降,在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上升,省内就业比例上升,省外就业比例下降。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小张的观点有道理。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小王的观点不全面。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地解决“用工荒”,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
(3)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2年春节长假过后,沿海一带普现“用工荒”。在工资水平较低的餐饮、美发等传统服务行业中尤为突出。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我国沿海向内陆省份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用工荒”的范围将会继续扩大,程度也将进一步加深。
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用工荒”现象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对“用工荒”,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请选择一项可能的措施,并说明该措施是如何缓解“用工荒”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市场。
(2)示例一: 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企业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用工荒”。
示例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通过依靠科学技术改进生产技术、更新生产设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依靠科学管理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降低用工成本,从而缓解“用工荒”。
示例三: 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企业通过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的质量,从而缓解“用工荒”。
近几年,汽车大量地进入我国家庭,汽车市场十分火暴。面对庞大的汽车购买力,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争相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家企业纷纷大幅下调汽车价格,加快推出性能更好、乘坐更舒适的新车型。
上述材料中的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以尽量降低成本。好像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要受“看不见的手”的引导,“看不见的手”要间接受控于“看得见的手”。
请回答:
(1)“两只手”各代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市场经济中,“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调节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①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实现的,主要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行。②国家宏观调控是通过经济手段、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导市场。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两只手”缺一不可。市场具有弱点和缺陷,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宏观调控要尊重价值规律,应主要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调节
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__________中起__________作用的经济。
2、市场调节的优点:
(1)通过__________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__________,传递供求信息,实现__________;
(2)促使生产、经营者在竞争压力和__________杠杆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推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进步,促进__________的提高和__________。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__________等固有弊端;
(3)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
导致资源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__________。
收入分配不公平,__________,甚至导致严重的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资源配置 基础性 价格 供求关系变化 资源配置 利益 科学技术 经营管理 劳动生产率 资源的有效利用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效率低 资源浪费 波动和混乱 收入差距拉大 两极分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