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1918——1920年的苏俄相符的是

①卢布大幅贬值②物物交换流行③国家粮食垄断④教育费用提高⑤战火连绵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集权专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一次出现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出现在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这三次改革都

[ ]

A充分发挥汁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 ]

A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如俄国的农民伊凡,将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你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发生于

[ ]

A1917——1918年

B1918——1920年

C1921——1927年

D1917年以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部反映十月革命初期苏俄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的场面: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与该场景有关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攀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C是巩固苏俄政权的重要措施

D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9年,苏俄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巴扎耶夫把家里仅有的一点余粮拿到市场出卖,他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

A交换到家里急需的生活用品

B粮食被强行没收

C以较好的价钱卖出粮食

D需缴纳粮食税后才可出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