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⑴当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碳11作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20min,经2.0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⑵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D1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D1D2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求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IPBRf的关系式(忽略质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其最大速度远小于光速)。

⑶试推理说明: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Δr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正确答案

                

(1)核反应方程为                                                  ①

设碳11原有质量为m0,经过t=2.0h剩余的质量为mt,根据半衰期定义,有:

                                                          ②

(2)设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质子离开加速器时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③

质子运动的回旋周期为:                                             ④

由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可知,交变电源的频率与质子回旋频率相同,由周期T与频率f的关系可得:

                                                                            ⑤

设在t时间内离开加速器的质子数为N,则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

                                                                      ⑥

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为:                                                 ⑦

由上述各式得

若以单个质子为研究对象解答过程正确的同样给分

(3)方法一:

kkN*)为同一盒子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rk+1rk>rk+1),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kvk+1D1D2之间的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知                                                                   ⑧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则           ⑨

整理得                                                           ⑩

UqmB均为定值,令,由上式得                          ⑾

相邻轨道半径rk+1rk+2之差

同理

因为rk+2> rk,比较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减小

方法二:

kkN*)为同一盒子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rk+1rk>rk+1),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kvk+1D1D2之间的电压为U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故                     ⑿

由动能定理知,质子每加速一次,其动能增量                                 ⒀

以质子在D2盒中运动为例,第k次进入D2时,被电场加速(2k1)次

速度大小为                                                       ⒁

同理,质子第(k+1)次进入D2时,速度大小为

综合上述各式可得

整理得

同理,对于相邻轨道半径rk+1rk+2,整理后有

由于rk+2> rk,比较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减小,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质子在D1盒中运动时具有相同的结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锂核Li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反应中放出α粒子及一个新核,已知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104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如图所示,设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相等.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新生核的速度;

(3)当α粒子旋转6周时,新生核旋转几周.

正确答案

(1)核反应方程为:LinHHe

(2)核反应前后动量守恒:mnvn=mHvH+mava

所以vH==1×103m/s,方向与中子方向相反

(3)α粒子和氚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

Ta= TH=

当α粒子旋转6周时,新生核旋转n周,则:

6Ta=nTH

联立解得:n=4

答:(1)核反应方程式LinHHe;

(2)新生核的速度1×103m/s;

(3)当α粒子旋转6周时,新生核旋转4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EAST部分装置的简化模型:垂直纸面的有环形边界的匀强磁场b区域,围着磁感应强度为零的圆形a区域,a区域内的离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离子的速度只要不超过某值,就不能穿过环形磁场的外边界而逃逸,从而被约束.设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环形磁场的内半径为 ,外半径 .

(1)将下列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指出哪个属于核聚变方程.并求出聚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已知  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粒子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 质子质量为 ,电子质量为,光速为c

(2)若要使从a区域沿任何方向,速率为v 的离子射入磁场时都不能越出磁场的

外边界,则b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多大?

(3)若b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离子从a区域中心o点沿半径OM方向

以某一速度射入b区域,恰好不越出磁场的外边界.请画出在该情况下离子在

a b区域内运动一个周期的轨迹,并求出周期.

正确答案

(1)

(2)

(3)

(1)属于聚变方程

(2)当离子的速度沿与内边界圆

相切的方向射人磁场,且轨道

与磁场外圆相切时所需磁场的

磁感应强度B,即为要求的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质子轰击锂核Li,生成两个α粒子.已知质子的初动能是E1=0.6Mev,质子、α粒子和锂核的质量分别为mH=1.0073u,mα=4.0015u,mLi=7.0160u.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m=?

(3)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E=?

(4)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增加了两个α粒子的动能,则核反应后两个α粒子具有的总动能Ek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式:Li+H→2He;

(2)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m=1.0073+7.016u-2×4.0015u=0.0203u

(3)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E=△mC2=18.90945Mev

(4)Ek=△E+E1=19.50945Mev

答:(1)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式为:Li+H→2He;

(2)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m为0.0203u.

(3)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E是18.90945Mev

(4)核反应后两个α粒子具有的总动能Ek是19.50945Me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天文学家测得银河系中氨的含量约为25%。有关研究表明,宇宙中氦生成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宇宙诞生后2分钟左右生成的;二是在宇宙演化到恒星诞生后,由恒星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1)把氢核聚变反应简化为4个氢核()聚变成氦核(),同时放出2个正电子()和2个中微子(),请写出该氢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并计算一次反应释放的能量。

(2)研究表明,银河系的年龄约为,每秒钟银河系产生的能量约为(即)。现假定该能量全部来自上述氢核聚变反应,试估算银河系中氦的含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根据你的估算结果,对银河系中氦的主要、生成途径作出判断。(可能用到数据:银河系质量约为,原子质量单位1,l u相当于1.5×的能量,电子质量,氦核质量,氢核质量,中微子质量为零)

正确答案

解:(1)

 

(2)

氦的含量

(3)由估算结果可知,远小于25%的实际值,所以银河系中的氦主要是宇宙诞生后不久生成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高速运动的α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147N)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径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径迹。

(1)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求出碰前α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正确答案

解:(1)

(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由

178O核的动量PO=mOvO=8eBr

11H核的动量PH=mHvH=rBR

由动量守恒定律PHe=PO+PH

∴PHe=eB(8r+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E1=0.6 MeV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Li,生成两个α粒子,测量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E2=19.9 MeV。

(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通过计算说明△E=△mc2正确。(已知质子、α粒子、锂核的质量分别为mp=1.007 3 u,mα=4. 001 5 u,mLi=7.016 0 u)

正确答案

解:(1)核反应方程为

(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m=mLi+mp-2mα=7.016 0 u+1.007 3 u-2×4.001 5 u=0.020 3 u

由质能方程可得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E=△mc2=0.020 3×931.5 MeV=18.9 MeV

而系统增加的动能△E'=E2-E1=(19.9-0.6)MeV=19.3 MeV

这些能量正是来自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视为相等,所以△E=△mc2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例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2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__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正确答案

(1)A

(2),遵循动量守恒

(3)粒子的动量,物质波的波长

,知,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同位素原子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应用,1934年,科学家在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除探测到预料中的中子外,还探测到了正电子,更意外的是,拿走α放射源后,铝箔虽不再发射中子,但仍能继续发射正电子,而且这种放射性随时间衰减的规律跟天然放射性一样,也有一定的半衰期。

(1)写出α粒子轰击铝箔()产生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

(2)上述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写出其产生正电子核反应方程式。

(3)简要说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并至少举出两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正确答案

解:(1)核反应方程式:

(2)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分两类:一是利用它的射线,二是做示踪原子。例如,利用钴60放出的很强的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这叫γ射线探伤。在农业施肥的肥料中加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就会知道哪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最能吸收含哪种元素的肥料;另外,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高能γ光子,经过重核附近时与原子核场作用,能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请完成相应的反应方程:γ→______________。已知电子质量m1=9.1×10-31 kg,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 m/s,则γ光子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______。(取2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6×10-13J

下一知识点 : 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核反应和核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