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活塞置于刻度为l Oml处,然后将往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增加1ml测一次压强P,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增大。

(1)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图_______。

(2)(单选题)图线弯曲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为KT,随着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斜率变大,图线向上弯曲,故第(1)题中选图a,第二题选(C)

知识点

气体的实验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如图,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水银将一段气体封闭在管中。当温度为280K时,被封闭的气柱长L=22cm,两边水银柱高度差h=16cm,大气压强po=76cmHg。

(1)为使左端水银面下降3cm,封闭气体温度应变为多少?

(2)封闭气体的温度重新回到280K后,为使封闭气柱长度变为20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

正确答案

(1)350K;(2)10cm

解析

(1)初态压强

末态时左右水银面高度差为(16-2×3)cm=10cm,压强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 

(2)设加入的水银高度为l,末态时左右水银面高度差

由玻意耳定律:

式中

解得:

知识点

气体的实验定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5 分

16.(选考题,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除以油膜的面积

B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雨后叶子表面上的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E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故A错误;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如冰箱、空调等,但要消耗其他的能量,故B正确;

C、雨后叶子表面上的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

D、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故D错误;

E、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E正确;

考查方向

热力学第二定律;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解题思路

根据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分析答题;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根据液体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的原因、对两类永动机的掌握分析答题.

易错点

关键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即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知识点

热力学第二定律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不浸润与毛细现象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2,10,30,100,( )。

A.450
B.625
C.325
D.6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相邻两项相加后乘以2.5即得到第三项,即(2+2)×2.5=10,(2+10)×2.5=30,(10+30)×2.5=100,则下一项应为(30+100)×2.5=325,故本题答案为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5 分

35.选考题一【物理——选修3-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压强可能不变。

B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不同,就能显示各种颜色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D气体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E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守恒,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A.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不会对外做功,故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加,故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压强增加,故A错误;

B.液晶各向异性,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

C.液体表面层的密度比较小,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C正确;

D.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力为引力,基本为零,气体很容易充满容器,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

E.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守恒,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宏观热现象要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才能发生,故E正确;

考查方向

热力学第一定律;液晶;液体的表面张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液晶显示屏工作原理;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气体很容易充满容器,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与斥力无关;宏观热现象要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才能发生.

易错点

正确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液晶液体的表面张力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5 分

21.选考题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液体的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就越大

C第二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因为它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

E给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A.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故A正确;

B.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两个因素有关,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错误;

D.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之比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故D正确;

E.物体内能增加,有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发生热传递; 如果给物体传递热量,但同时物体对外界做了功,那么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E正确;

考查方向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对湿度;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题思路

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根据饱和汽及湿度的定义解答;做功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两个因素有关.

易错点

关键要理解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并能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对湿度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5 分

33.选考题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

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A错误;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B正确;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C正确;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错误;

E、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E正确;

考查方向

液体的表面张力;晶体和非晶体;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解题思路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疏,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热运动是分子的运动,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易错点

理解分子力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知道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它不是分子的运动.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热力学第二定律晶体和非晶体液体的表面张力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承包人签订合同后,将合同的一部分分包给第三方承担时,( )。

A.应取得业主批准
B.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C.自行决定后通知业主
D.自行决定后通知监理工程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符合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

A.多见于儿童
B.多有畏寒、发热
C.多见皮肤、黏膜出血
D.可见内脏出血
E.脾肿大和贫血显著

正确答案

E

解析

ITP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二者的区别是常考的考点,急性型多见于儿童,80%患者起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骤,可有畏寒、发热、寒战,皮肤、粘膜、内脏均可出现严重出血,出血量大时可引起贫血,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故选项E不正确。慢性型多见40岁以下青年女性,起病隐袭,出血倾向轻而局限,易反复发生,但较严重内脏出血非常少见,少数病程过半年者可出现脾肿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

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

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初始时,水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封闭气体的压力之和与外界大气压力等大反向;当试管自由下落时,管中水银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所以封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等大;由此可知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的体积减小,B项正确。

知识点

气体的实验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固体、液体和气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