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要求:(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采用()的方法对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需要事先确定定额单位成本。

A.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B.在产品按照年初固定数计算
C.定额比例法
D.约当产量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这种方法,事先需要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终根据在产品数量,分别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即可计算出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可以算出产成品的总成本。产成品总成本除以产成品产量,即为产成品单位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选项A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选项C只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选项D只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只有选项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只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别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简便,故选项B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1)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丁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10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5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10万元,制造费用4万元。10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1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60万元,制造费用8万元。10月末丁产品完工60件,在产品12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3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计算丁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丁完工产品总成本=60+41.94+7.2=109.14(万元)。
借:库存商品 109.14
贷:生产成本 109.14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E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
(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
(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一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一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
要求:
1.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计算E公司在完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和税前利润。
产品销售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140-40)×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下,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变动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2800+月初40万件产成品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
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可知:月初40万件产成品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560万元,故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2800+560
即产品销售成本=2800+560+(140-40)×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下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与变动成本法下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区别在于多了一项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根据“固定制造费用―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可知,在完全成本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40万元,由于本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为2000万元,故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中分担的固定制造费用=(2000+140)/(180+20),完全成本法下的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0+(2000+140)/(180+20)=80.7(元/件),产品销售成本=(2800+560)+(140-40)×80.7=11430(万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92×140-11430-570-300=58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表3-2为某企业2005年产品A的投入产出情况表:

企业计划2007年三种产品的库存量保持不变,销售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30%、20%和40%。
问题:1.叙述消费系数法的预测步骤。
2.运用消费系数法预测2007年该企业产品A的总产出量。

正确答案

问题1:消费系数法,具体预测步骤为:
(1)分析产品x的所有消费部门或行业,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市场,有时产品的消费部门众多,则需要筛选出主要的消费部门;
(2)分析产品x在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量工与各行业产品Y(下标)i产量,确定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系数;
某部门的消费系数ei=某部门产品消量×xi/该部门产品的产量Yi
(3)确定各部门或行业的规划产量,预测各部门或行业的消费需求量:
部门需求量X’i=部门规划生产规模Y’i该部门消费系数ei
(4)汇总各部门的消费需求量:
产品总需求量X’=∑各部门的需求量X’i
问题2:
(1)计算产品A在产品B和C中的消耗系数:

(2)计算三种产品的最终产品数量:
YA=344+1150(1+0.3)=1839万元
Y(B=399+2100(1+0.2)=2919万元
EC=471+700(1+0.4)=1451万元
(3)计算各中间产品消耗的产品A的数量:
XB=2919×0.1891=552万元
XC=1451×0.0233=34万元
(4)汇总各中间产品对A的消耗量及A的最终产品,即得到产品A的总产出量应该是:
1839+552+34=242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辛注册会计师对H公司2010年的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进行审计,审计过程中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是不同企业之间最可能具有共同性的领域,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通常包括( )。

A.批准招聘
B.记录工作时间或产量
C.计算生产车间在产品数量
D.支付工薪净额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是不同企业之间最可能具有共同性的领域,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批准招聘、记录工作时间或产量、计算工薪总额和扣除、工薪支付等。其中在计算工薪总额和扣除时,需要将每名员工的交易数据,即本工薪期间的工作时间或产量记录,与基准数据进行匹配。在确定相关控制活动已经执行后,应当由一名适当的人员批准工薪的支付。同时由一名适当人员审核工薪总额和扣除的合理性,并批准该金额。

下一知识点 :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百度题库 > 初级会计师 > 初级会计实务 >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