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46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房性期前收缩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此病例:症状与心电图特征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P波为逆行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发作,最可能的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D

解析

突然发作突然终止为阵发性室上速特点,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是:

AQRS波群电交替

B室性融合波

CP波与QRS波群传导比例为1:2

DQRS波群至逆传P波的时间≤0.10秒

E心动过速由房性期前收缩诱发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 - 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心室颤动时初诊,首次电除颤的能量

A360J

B300J

C200J

D150J

E100J

正确答案

C

解析

心室颤动时,应立即用200J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若无效可立即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 能量分别增至200-300J和360J。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68岁,阵发性胸闷3年,持续加重6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查体:BP 40/2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最可能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颤动

B心室颤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

E

解析

血清肌钙蛋白是心肌梗死的典型标记物,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提示最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32次/分,律齐,提示最可能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18岁。剧烈活动时突发心悸1小时。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肌梗死

B房颤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心肌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仍然是诊断室速最可靠的依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52岁。心悸头晕,四肢冰凉,见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律不规则,采取最合理的治疗是

A直流电复律

B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D静脉注射普鲁卡因酰胺

E静脉注射胺碘酮

正确答案

A

解析

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律不规则最可能的诊断是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已经出现休克,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应直流电复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不属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是

A突发突止

B心率>150次/分

C心律绝对规则

D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E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

正确答案

D

解析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为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也是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特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14岁,因阵发性心悸3年,再发2小时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心电图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 QRS波群时限0.11秒,可见逆行p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速

D心房扑动

E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心电图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 QRS波群时限0.11秒,可见逆行p波,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68岁,阵发性胸闷3年,持续加重6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查体:BP 40/2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该患者意识丧失的最可能原因是

A心肌病

B主动脉夹层

C急性肺栓塞

D主动脉瓣狭窄

E急性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E

解析

血清肌钙蛋白是心肌梗死的典型标记物,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提示最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该患者意识丧失的最可能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下一知识点 : 心脏骤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