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的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2)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3)外交: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出发点: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促进了国际形势走向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结束,国际上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与东盟的关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一费孝通

材料二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一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一《新华网》

材料四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胡锦涛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一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

一一《半月谈》2008年第15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下大同”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理想追求?这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哪一革命纲领相似?

(2)材料二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试分析这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意义。

(3)材料四中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应该是他参加哪次会议的50周年庆祝活动?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4)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正确答案

39.

(1)儒家。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

(2)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反对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一套政治蓝图;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万隆会议。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上海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等。

(4)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凿。

本题主要考查“和谐”的主要内涵和古今中外的一些和谐思想。第一、二、三问结合所学知识都可以回答。第四问内涵相对广泛,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和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举出至少三个实例子,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5分)

正确答案

(1)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年底,中国与东盟正式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其他例子亦可,不一一列举。

根据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的例子很多,随便举出三个列子来就行。

下一知识点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