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20.图11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该月的高温酷暑对乙地造成的损失比甲地大,其原因是(     )

A甲地资源储量较乙地小

B乙地人口密度较甲地大

C甲地防暑措施较乙地好

D乙地经济发达能源紧张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在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知识点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陆某,男,70岁,胃癌根治术后第8天,咳嗽时腹部切口裂开,部分小肠脱出,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用蝶形胶布固定
B.无菌盐水纱布覆盖包扎
C.将脱出肠管还纳腹腔
D.立即将病人送往手术室
E.静脉滴注抗生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重点等级]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7 分

(十四)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7分)

37.请比较A、B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分析造成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6分)

38.根据图中西南侧海域等深线的分布,判断该地主要海底地形类型并说明其成因。(5分)

39.据表归纳2008年至2012年拉丁美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比较异同:A、B两地年降水量多(1分),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降水量多于冬半年)(1分); A地降水量比B地少(1分)

原因:B地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B地的降水量丰富(2分);而A处于平原地区,少地形雨(1分)

解析

两地降水的差异主要从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分配、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图中A、B两地纬度接近且都位于沿海地区,降水的差异不是纬度、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两地虽然都位于信风带内,但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两地的地形差异较大,所以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要从地形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图中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两地降水的差异主要从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分配、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按照题干要求,分析出两地降水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判断地形:2000、4000、6000米等深线比较靠近海岸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密集,该地形坡度大、深度大(最深处超过6000米)(1分),为海沟(2分)(答200米等深线以内为大陆架 1分)

成因:南极洲板块(大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形成了海沟(2分)

解析

根据图中等深线的数值、走向、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出该地地形是海沟,其形成的原因从板块运动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该地海沟的形成原因,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等深线的数值、走向、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出该地地形是海沟,其形成的原因从板块运动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从总量看,进出口贸易量均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分);从产品结构看,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1分),进口以附加值较高的资金密集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1分)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2分)

解析

2008年至2012年拉丁美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根据表中数据可以从进出口贸易总量和进出口产品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某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特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2008年至2012年拉丁美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2008年至2012年拉丁美洲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根据表中数据可以从进出口贸易总量和进出口产品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某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特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4 分

(十)图表示中国、日本、韩国2000年蔬菜贸易关系,图中箭头①-⑥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表。据此回答20-21题。

20.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韩国、日本、中国

B日本、中国、韩国

C日本、韩国、中国

D中国、韩国、日本

21.甲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是

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

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经济贸易关系的数据进行空间定位,输入最多且输出最少的国家为甲;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丙;居中的为乙,再根据中国、韩国、日本产业结构的梯度关系确定,甲为日本、乙为韩国、丙为中国,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日韩三国蔬菜贸易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经济贸易关系的数据进行空间定位,输入最多且输出最少的国家为甲;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丙;居中的为乙,再根据中国、韩国、日本产业结构的梯度关系确定,甲为日本、乙为韩国、丙为中国。

易错点

本题正确把握,日本蔬菜进口量大,出口少,输入最少且输出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韩国介于两者之间。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甲为日本,国土面积最为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用地少,蔬菜的生产成本高,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日本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为日本,国土面积最为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用地少,蔬菜的生产成本高。

易错点

本题只要能够正确判断甲国是日本,国土面积最为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生产成本高。

1
题型:简答题
|
材料选择 · 16 分

图4所示岛屿面积约48700 km2,分属两个国家,东部国家的该地首府是个只有3万人口的城市,但是人口的章节变化较大。岛屿西部年降水量高迭2000~3000毫米;东部为降水较少,不足500毫米。据此读图,回答8一11题。

8.岛屿西侧海岸线曲折的主因,主要是由于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地壳运动

D海水运动

9.该岛屿东、西部的年降水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太阳辐射与洋流

B海岸曲折与湿地

C盛行风与地形

D森林与河流

10.该岛上最高山峰的雪线年均高度最可能接近

A2100米

B1200米

C650米

D72米

11.正午驶入甲港口船舶上的旗杆影子,出现最短时应在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示地区位于美洲南部,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纬度高,冰川侵蚀。是导致该地区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原因,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南美洲南段岛屿西北海岸线曲折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在南美洲的最南端,这里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纬度高,冰川侵蚀。是导致该地区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原因。

易错点

本题解题时只要理解该地在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纬度高,冰川侵蚀是形成该地区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的原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地的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中纬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东部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地区为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形和盛行风对该地降水的影响,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地的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中纬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东部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地区为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易错点

本题解题时要考虑来自海洋的西风的影响,还要考虑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影响即可正确解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岛上最高的山峰的海拔高度为2469米,该地的纬度较高,因此年平均雪线的高度较低,再加上西风漂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使得该地山地的雪线高度为500-800m。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纬度位置对山地雪线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岛上最高的山峰的海拔高度为2469米,该地的纬度较高,因此年平均雪线的高度较低,再加上西风漂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使得该地山地的雪线高度为500-800m。

易错点

考虑到当地的雪线较低,容易错选D项,因D给的数据最低,但当地的实际雪线的高度是500--800m,故平均雪线高度650m符合实际。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地在南半球的较高纬度,正午驶入甲港口船舶上的旗杆影子,出现最短时,就是当地白天的实际最短的时候,6月22日北半球的白昼最长,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主要长短的变化规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该地在南半球的较高纬度,正午驶入甲港口船舶上的旗杆影子,出现最短时,就是当地白天的实际最短的时候,6月22日北半球的白昼最长,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也就是正午驶入甲港口船舶上的旗杆影子,出现最短的时间。

易错点

因为该地位于南半球,思考问题时容易漏掉,按北半球的规则答题,当然错误。

下一知识点 :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