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用双逢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 共638题
  • 实验:用双逢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 共6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绿光通过单缝S后,照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和S2到单缝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点距双缝S1、S2的距离相等,P点在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纹中心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是绿光的中央亮纹

B若把单缝S上移,则中央亮纹在O点的上方

C若只在S1处置入一平行玻璃砖,则中央亮纹上移

D若把绿光换成蓝光,第一条亮条纹中心线在P点的上方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O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则O点出现绿光的亮条纹.故A正确.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单缝S向上移动,通过双缝S1、S2的光任是相干光,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的位置经过s1、s2到s的路程差任等于0.ss1<ss2,ss1+s1p=ss2+s2p那么s1p>s2p,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

    C、若只在S1处置入一平行玻璃砖,光经过玻璃砖向下偏折,则路程差变小,可知出现亮条纹的点向上平移.故C正确.

    D、根据条纹的间距公式知,绿光的波长比蓝光长,所以绿光的条纹间距比蓝光大,所以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中心线在P点的下方.故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实验中采用双缝干涉仪,它包括以下元件:A.白炽灯  B.单缝片  C.光屏  D.双缝  E、遮光筒  F、滤光片(其中双缝和光屏连在遮光筒上)

(1)把以上元件安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______(A已写好);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滤光片的作用是______,单缝和双缝的作用是提供了______光源.                                                                        

(3)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的大小为L,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把分化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明条纹(如图1所示),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a1(图中未标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a2=______mm(如图2所示),试由以上测量数据根据式子______(用d,L,a1,a2表示)求出该单色光的波长______

正确答案

FBDEC

获取单色光

干涉

14.700

解析

解:(1)双缝干涉实验是让单色线光源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元件安装在光具座正确顺序是AFBDEC.

(2)滤光片的作用是获取单色光.单缝和双缝的作用是提供了干涉光源.

(3)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4.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0.0mm=0.200mm,最终读数为14.700mm.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得,

故答案为:(1)FBDEC,(2)获取单色光,干涉 (3)14.7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定某一光的波长,已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为第一亮条纹,其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示数x1=______mm.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n亮条纹的中心对齐,测出第n亮条纹示数为x2.由以上数据可求得该光的波长表达式λ=______(用给出的字母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5mm+0.01×25.5mm=0.776mm.

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x=λ得,

λ==

故答案为:0.776m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x1=1.15mm;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六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x2=8.95mm.双缝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实验中计算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用直接测量量的符号表示).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出光的波长λ=______m.

正确答案

(x2-x1

5.2×10-7

解析

解: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得:

λ==(x2-x1

代入数据得:

λ==5.2×10-7m.

故答案为:(x2-x1),5.2×10-7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肥皂泡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的彩色是______现象;露珠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的彩色是______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时呈现的彩色是______现象.

(2)要使光产生明显的衍射,条件是______

(3)当狭缝的宽度很小并保持一定时,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狭缝,看到的衍射条纹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4)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______

正确答案

干涉

光的色散

光的衍射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可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红光的中央亮纹宽,红光的中央两侧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远

光是一种横波

解析

解:(1)肥皂膜表面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肥皂膜的前后两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发生干涉时形成的彩色条纹;而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色散现象,对于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当缝的宽度小于波的波长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光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所以光看做直进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远大于光的波长;

(3)根据公式△x=λ,可知:波长越长的,中间条纹较宽,且条纹间距也越大;

因此红光的中央亮纹宽,红光的中央两侧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远;

(4)纵波振子是沿传播方向震动的,所以它可以通过那个纸板上的眼,也就不能偏振了.而横波振子是沿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震动的,而且振子的平衡位置不变,当波传到纸板处,这里的振子无法震动,部分波就无法传过去了,即发生了“偏振”现象,

故答案为:(1)干涉,光的色散,光的衍射;

(2)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可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红光的中央亮纹宽,红光的中央两侧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远;

(4)光是一种横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

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Vx=

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其示数为______mm.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放上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

B、将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再利用公式△x=λ便可得到波长的测量值.故C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2)图2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是0.01mm×47.0=0.470,总读数为1.5mm+0.470mm=1.970mm.

故答案为:①A;②1.970(1.969-1.97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  )

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B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可知:

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由上式知,可增大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故A正确

B、△x与单缝和双缝间的距离无关,故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不改变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故B错误.

C、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短,由上知,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故C错误.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某同学用此装置测量绿光的波长.测量前,他先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使光源发出的光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做好调整后,他将双缝安装好,在单缝与光源之间放上绿色的滤光片,然后开始观察和测量.测量的核心部件是测量头,它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测量时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当他转动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与他所选的第1条亮纹的中心对齐时,手轮的初始示数为2.12mm;继续转动手轮,当分划板的中心刻线移动到第3条亮纹中心时,手轮的示数为5.72mm.已知此次实验他所选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5mm,双缝到屏的距离l=900mm.由此可知他所测量的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______mm,绿光的波长为______m.

正确答案

1.80

5.0×10-7

解析

解:相邻两条亮纹的距离

根据,解得m=5.0×10-7m.

故答案为:1.80,5.0×10-7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毛玻璃屏间距离为L,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如图A所示)上的手轮,把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第1条明条纹中心(如图B所示),并记下游标卡尺的读数x1,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中心并记下游标卡尺的读数x7.则实验中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λ=______(用字母d、L、x1、x7表示);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C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波长的测量值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答案

大于

解析

解: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为:△x= 

而根据△x=λ得:λ=

作图如下:

三角形中斜边最长,故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干涉条纹的间距的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大于.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用带有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头(如图b所示)测出.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如图b所示,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mm.

(2)如图所示,A图、B图、C图、D图是双缝干涉的四种图样,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如果A图样是用红光干涉产生的,若其他条件不变,换用紫光得到的图样用______图样表示最合适.

②如果仅将B图样的双缝距离变小,那么得到的图样用______图样表示最合适.

③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A图样的装置从空气放入水中,产生的干涉图样用______图样表示最合适.

正确答案

4.946

C

D

C

解析

解:(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4.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44.6mm=0.446mm,最终读数为4.946mm.

(2)①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紫光条纹间距变小.故C正确.

②将B图样的双缝距离变小,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条纹间距变大.故D正确.

③将A图样的装置从空气放入水中,波速减小,频率不变,则波长变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条纹间距变小.故C正确.

故答案为:(1)4.946   (2)C、D、C

下一知识点 : 光的颜色:色散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实验:用双逢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