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 共332题
可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应该是选择酸性最强的黄酮。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游离的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
正确答案
解析
一般游离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
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呈阳性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四氢硼钠(钾)反应:在黄酮类化合物中,NaBH4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红至紫色。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与之区别。
与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盐酸-镁粉反应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白黎芦醇苷等化学成分已作为单体成分在医药、化工领域中应用,虎杖已成为这些单体成分的原料药。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两种,即木犀科植物大叶白蜡树及白蜡树,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而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和七叶内酯以及白蜡树苷。
二氢黄酮类的专属性显色反应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选项A可用来检识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选项B为二氢黄酮的专属性显色反应;选项C用来检识3-OH或5-OH黄酮类;选项D为检识酚羟基的通用反应;选项E用来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
苷元属于非平面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稍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与分子的平面性有关。分子如为平面性分子,分子之间结合比较紧密,水分子难以进入,水溶性较小;非平面性分子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水分子容易进入,水溶性较大。五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二氢黄酮醇为非平面性分子。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其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的色彩。异黄酮显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色至黄色;查耳酮为黄色至橙黄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不显色;异黄酮类显浅黄色。
芦丁具有的显色反应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芦丁的结构苷元为黄酮醇类成分,故可以发生盐酸-镁粉反应;其A环为5,7-二羟基取代,锆盐-枸橼酸呈阳性,加入锆盐形成黄色络合物,加入枸橼酸黄色不褪去;B环3,4位具有邻二酚羟基,故也可以发生氯化锶反应;又因其为苷类成分,3位连有芸香糖,故可以发生Molish反应。
二氢黄酮在碱液中变为橙黄色是由于转变成了相应的
正确答案
解析
本组题考查黄酮类的分类及理化性质。中药葛根中的主要成分为异黄酮类,如葛根素:二氢黄酮本身为无色,但在碱液中变为其异构体-查耳酮,而显橙黄色;花色素类为一类特殊的黄酮类,其颜色随pH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呈红至蓝色。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其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的色彩。黄酮类化合物与铅盐可生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其中,与1%乙酸铅及碱式乙酸铅水溶液可生成黄色至红色沉淀。
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多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一)还原试验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2.四氢硼钠(钾)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1铝盐2.铅盐3.锆盐4.镁盐5.氯化锶(SrCl2)6.三氯化铁(三)硼酸显色反应(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颜色随pH值的不同而变化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组题考查黄酮类的分类及理化性质。中药葛根中的主要成分为异黄酮类,如葛根素;二氢黄酮本身为无色,但在碱液中变为其异构体-查耳酮,而显橙黄色;花色素类为一类特殊的黄酮类,其颜色随pH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呈红至蓝色。
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常用的显色剂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纸色谱(PC)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的混合物。混合物的鉴定常采用双向色谱法。以黄酮苷类为例来说,一般第一向展开采用某种醇性溶剂,如n-BuOH-HOAc-H20(4:1:5上层,BAW)、t-BuOH-HOAc-H20 (3:1:1,TBA)或水饱和的n-BuOH等,这些主要是根据分配作用原理进行分离。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纸色谱上用紫外光灯检查时,可以看到有色斑点,以氨蒸气处理后常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此外还可喷以2%AlCl3(甲醇)溶液(在紫外光灯下检查)或1%FeCl,-l%K3Fe(CN)6(1:1)水溶液等显色剂。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的选择:洗脱液可选择水、甲醇、乙醇、丙酮、不同浓度的酸碱液等。根据吸附作用的强弱可选择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对各类成分进行粗分。其一般方法如下:①用适量水洗,洗下单糖、鞣质、低聚糖、多糖等极性物质,用薄层色谱检识,防止极性大的皂苷被洗下;②7O%乙醇洗,洗脱液中主要为皂苷,但也含有酚性物质、糖类及少量黄酮,实验证明30%乙醇不会洗下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③3%~5%碱溶液洗,可洗下黄酮、有机酸、酚性物质和氨基酸;④10%酸溶液洗,可洗下生物碱、氨基酸;⑤丙酮洗,可洗下中性亲脂性成分。在黄酮类化合物中,NaBH4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红至紫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