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素
- 共550题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ü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3C与15N的质子数分别为6,7,故A错误;
B.同种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15N与14N的中子数不同,故B错误;
C.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15-7=8,电子数与中子数不同,故C错误;
D.15N与14N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两原子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共有十二种化学符号:
①O2 ②614C ③238U ④1123Na ⑤O3 ⑥714N ⑦1224Mg ⑧ ⑨235U ⑩
(11) (12)
其中: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有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以下相同);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_____;
(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6)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6
③⑨
②⑥
④⑦
①⑤
(11)(12)
解析
解:(1)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一定数目中子数的原子属于核素,如②③④⑥⑦⑨,故答案为:6;
(2)③⑨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而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所以中子数不同,③⑨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③⑨;
(3)②⑥的质量数均为14,故答案为:②⑥;
(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④⑦的中子数均为12,但质子数不相等,故答案为:④⑦;
(5)①⑤是同种氧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①⑤;
(6)(11)(12)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11)(12).
在H、
H、
H、
Mg、
Mg和
Cu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原子,中子数最多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3
6
Cu
解析
解:在H、
H、
H为氢元素的3种不同核素;
Mg、
Mg为镁元素的2种不同核素,
Cu为铜元素的一种核素,故共有3种元素,6种原子;
H的中子数为0、
H的中子数为2-1=1、
H的中子数为3-1=2、
Mg的中子数为23-12=11、
Mg的中子数为24-12=12、
Cu的中子数为65-29=26,中子数最多的是
Cu;
故答案为:3;6;Cu.
(2015春•潍坊期中)根据下列6种符号回答问题:①1H ②2 H ③3 H ④14C ⑤14N ⑥16O
(1)共有______种核素,属于______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3)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1H ②2 H ③3 H ④14C ⑤14N ⑥16O 分别为一种核素,共6种:①1H ②2 H ③3 H 都属于氢元素,④14C 属于碳元素,⑤14N 属于氮元素,⑥16O属于氧元素,一共有4种元素;
故答案为:6;4;
(2)其中:①1H ②2 H ③3 H 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②③;
(3)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④14C和 ⑤14N;④14C 中中子数=14-6=8,⑥16O 的中子数=16-8=8,所以二者中子数相同;
故答案为:④⑤;④⑥.
解析
解:(1)①1H ②2 H ③3 H ④14C ⑤14N ⑥16O 分别为一种核素,共6种:①1H ②2 H ③3 H 都属于氢元素,④14C 属于碳元素,⑤14N 属于氮元素,⑥16O属于氧元素,一共有4种元素;
故答案为:6;4;
(2)其中:①1H ②2 H ③3 H 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②③;
(3)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④14C和 ⑤14N;④14C 中中子数=14-6=8,⑥16O 的中子数=16-8=8,所以二者中子数相同;
故答案为:④⑤;④⑥.
日本核电厂爆炸释放出放射性131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31I与127I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属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A错误;
B.淀粉遇碘变蓝,而不是碘盐,故B正确;
C.I2(g)=2I(g)△H>0,该反应吸热说明反应物的总能力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物质的总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说明碘单质比碘原子稳定,故C正确;
D.结构相似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越小越难溶,因Ksp(AgBr)>Ksp(AgI),则AgBr可以转化为AgI,故D错误.
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