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 共620题
(5分)用KClO3和浓盐制取消毒剂二氧化氯的方程式如下:
KClO3+ HCl → KCl+ ClO2↑+ Cl2↑+ ( )
(1) 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填入括号内,系数填入横线上)
(2) 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编号)_______。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 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是为_________mol.
正确答案
(5分)(1)2 4 2 2 1 2 H2O(2)②(3)0.2
试题分析:(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还有水生成,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转移数即可配平;(2)该反应中,HCl作还原剂,氯元素从-1升到产物Cl2中的0,此外,还有对应的盐生成,因此也体现酸性,故选②;(3)根据配平后的方程式可知2KClO3+4HCl =2KCl+2ClO2↑+Cl2↑+2H2O可知,生成0.1molCl2则有0.2mol电子转移。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此类题目应根据邻位转化规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的价态。
(8分)已知:①MnO4— +e-MnO42―(绿色)(强碱性条件)
②MnO4—+ 8H+ + 5e-Mn2+(无色)+ 4H2O(强酸性条件)
(1)在KOH溶液中,KMnO4与K2SO3溶液发生反应,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将KMnO4溶液滴入NaOH溶液微热,得到透明的绿色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用酸性KMnO4溶液与亚铁盐的反应证明Fe2+具有还原性,MnO4‑具有氧化性,最合适的亚铁盐是 (选填编号),可用来酸化KMnO4溶液的试剂是 (选填编号)
a. FeCl2 b. FeSO4 c.Fe(NO3)2 d稀硫酸 e. 盐酸 f. 硝酸
(4)向20 mL浓度为0.05mol/L的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使MnO4‑全部转化为Mn2+ ,则反应前需向KMnO4溶液加入c(H+)=1mol/L的酸不少于 mL
正确答案
(共8分)(1) 2MnO4—+SO32―+ 2OH—="==" 2MnO42―+SO42―+ H2O(2分)
(2) 4MnO4—+4OH—="==" MnO42―+2H2O +O2↑(2分)
(3) b d(各1分,共2分)(4)8ml(2分)
由题目所给条件可知MnO4—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氧化能力不同:在强碱性条件下生成MnO42―、在酸性条件下生成Mn2+。
(1)(2)一般是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进行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3)由于氯离子可还原MnO4—、NO3—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很强,故最合适的亚铁盐是FeSO4,酸化KMnO4溶液的试剂最好是硫酸
(4)由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可得所需c(H+)=1mol/L的硫酸体积为:
V=="8" ml
(10分)
(1)在Fe3O4 +4CO3Fe+4CO2的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u + HNO3(浓) — Cu(NO3)2 + NO2↑ + H2O
浓硝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还原性 ②酸性 ③氧化性
正确答案
(1)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碳、铁
(2)系数为1、4、1、2、2 方程式略
(3) ⑵⑶
略
许多物质的氧化能力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还原反应如下:
MnO4—+ 5e + 8H+ → Mn2+ + 4H2O
MnO4— + 3e + 2H2O → MnO2 + 4OH—
MnO4— + e → MnO42—(溶液呈绿色)
MnO2的还原反应可表示如下:MnO2+4H+ + 2e → Mn2++2H2O
(1)MnO2与稀盐酸不能制取氯气,其原因是 。
(2)将SO2通入KMnO4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
(3)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氧化性:PbO2>KMnO4 b.还原性:PbO2> KMnO4
c.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
(4)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加入到硫化钾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完成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KMnO4+___K2S+___ _____ → ___K2MnO4 +___K2SO4 +__S↓+___ ___
反应若生成5.44 g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nO2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制取氯气的氧化能力。( 1分)
(2)MnO4—→ Mn2+(2分)
(3)a (1分)
(4)28 5 24KOH 28 3 2 12H2O(2分);2.38mol(2分)
试题分析:(1)MnO2与稀盐酸不能制取氯气,其原因是MnO2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制取氯气的氧化能力。
(2)将SO2通入KMnO4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即为化合价降低的过程,为MnO4—→ Mn2+。
(3)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有酸性高锰酸钾生成,说明氧化性:PbO2>KMnO4。
(4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8KMnO4+5_K2S+24KOH → __28K2MnO4 +_3_K2SO4 +_2S↓+_12H2O,根据 2S----28e-关系式,可以求出反应若生成5.44 g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38mol。
(10分)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
(1)在化学反应2KMnO4 + 10KI + 8H2SO4=6K2SO4+ 2MnSO4 + 5I2 + 8H2O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2)据反应8NH3 + 3Cl2=6NH4Cl + N2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②该反应中,当有8mol NH3反应时,转移电子总量是 mol。
③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④当有3mol e- 转移时,该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是 g。
正确答案
(共10分)(1)(2分) Mn(或锰); KI(或碘化钾)
(2)(8分)① Cl2 ;NH3(2分) ②6(2分) ③3:2(2分) ④14(2分)
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高锰酸钾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所以高锰酸钾是氧化剂;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碘化钾是还原剂。
(2)①同样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氨气是还原剂;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氯气是氧化剂。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8mol氨气反应,被氧化的氨气是2mol,转移6mol电子。
③根据方程式可知,8mol氨气反应,被氧化的氨气是2mol,而3mol氯气全部被还原,做氧化剂,因此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④氮气是氧化产物,每生成1mol氮气,转移6mol电子。所以当有3mol e- 转移时,该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质量是0.5mol×28g/mol=14g。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然后结合题干信息灵活运用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