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
- 共1394题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命题出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观唯心主义及其本质特征。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思路剖析]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精神”、“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本题五个备选项,分别引用了笛卡尔(A项)、贝克莱(B项)、黑格尔(C项)、孟子(D项)、康德<E项)的哲学命题。可见,A、B、D、E四项所述是主观唯心主义。[必背者点] 主观唯心主义及其本质特征。[应试对策]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特点,即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精神”、“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因此,在学习中,对于唯心主义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典型特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应当有所了解。
何谓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 研究、考虑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也是辨证的最终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体是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相统
D.五脏六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E.时令晨昏对人体的整体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医学认为人体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是通过下列何者联系的()。
A.奇恒之腑
B.五脏
C.六腑
D.经络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整体观念的内容”。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统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何谓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考虑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也是辨证的最终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文章并回答第66~70题。 在中国古 代传统科学技术中,最能充分体现传统系统思维特色的就是中医学。中医学一开始就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自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 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是符合人体生命实质的。西方将人看成是机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开创者拉美特里即明确提出“人是机器”。西医 学以原子论、还原论为思维方法,中医学以元气论、整体论为思维方法。在谈到中医的思维方式时,美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卡普也认为:“中医把身体作为一个不 可分割、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概念,显然比古典的笛卡尔模式更加接近现代系统方法。” 从科学角度看,中医学虽然不是现代科学,但却是一 种传统科学。科学的形态应该是多样的,既有传统学形态,也有现代科学形态。中医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结构论、形态论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却是一种建立在生成论、 功能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中医学不是公理论、原型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应该注意的是,科学的形态不等于科学性,中医学不是现代科学,但不等于中医学不科 学。 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 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保护人,以德为先,治病的同时将人作 为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注重人文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将治病与医人融洽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在西方工具理性的 科学之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的典型:“气―阴阳―五行”思维及理论工具,迥异于西方科学,为科学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注脚。可 以说,中医学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另一个不竭的源泉,丰富了人类思维的宝库,为未来世界科学发展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西方科学家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思维中寻找创造灵感的时候,当中医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的时候,当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中医科学不仅不应________、全盘否定,相反,应当积极地发掘其中的优秀成分。作者撰写此文,其目的在于( )。
A.介绍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的科学范式
B.阐释中医与西医在科学形态上的差别
C.说明中医比西医更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D.提醒人们正确认识中医学的科学价值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为分总结构,前三段材料分别介绍了中 西医学在科学范式和科学形态上的差别,并分析中医学发展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最后一段材料点明主旨,呼吁人们不要对中医学全盘否定,应该积极发掘其优秀成 分。A、B、C三项都只对材料某一部分进行总结,过于片面,D项是对全文主旨的总结。故正确答案为D。
奠定经络学说理论体系基础的古典医籍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阴阳十一脉灸经》
E.《十四经发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经络学说来源于《内经》以前医疗经验积累总结,《内经》的成书奠定了经络学说和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即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点。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性是美好的,并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性,使美好的人性得以展示和发挥。无论在何时何地,人性依然如故,教育亦依然如故。人文主义者主张,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这种理性是指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
(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点。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它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功能的日益显现而产生的。20世纪以来持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教育哲学流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教育和学科结构主义教育。
(3)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点。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科学人文的最高目的是在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
解析
暂无解析
确立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 )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处方的类型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要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理由如下:
(1)接受式学习是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方式,其基本特点包括:①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②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③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接受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要反映概念、原理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知识的生产者在探索、创造知识的过程中理论思维过程及研究方法;不仅反映既定的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知识,而且反映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追求开放的多种结论;学生不仅要将科学知识作为认识的条件,而且也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课题,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
(2)探究式学习是借助于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其基本特点包括:①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③学生的选择,教学的非主导性;④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3)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各有其优缺点,为了促进学生发展,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因此,认为要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