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不良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药物都具有不良反应

B不符合用药目的

C一般是不可预知的

D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

E用药不当引起损害不属于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多数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作用的延伸,在—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对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这一定义强调了正常药物治疗伴随的不适或痛苦反应,排除了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所致的有害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以聚乙二醇(4000,6000)为基质的滴丸制备时,冷凝液宜选用

A肥皂醑

B甘油

C植物油

D稀硫酸

E不同浓度的乙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滴丸冷凝液的选用:水溶性基质的滴丸应选用油脂性冷凝液(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煤油、植物油等),非水溶性基质的滴丸应选用水性冷凝液(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无机盐溶液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磷酸氢钙可作为中药片剂原料中油类的

A崩解剂

B润湿剂

C吸收剂

D黏合剂

E润滑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磷酸氢钙为白色细微粉末或晶体,具有水不溶性、无引湿性的持点,且稳定性、流动性较好。磷酸钙与其性状相似,两者均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的良好吸收剂,并有减轻药物引湿性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穿心莲内酯在碱液中易

A氧化

B聚合

C变旋

D水解

E晶型转换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般而言,溶液碱性愈强,水解愈快,如穿心莲内酯在pH值为7时内酯环水解极其缓慢,在偏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加快;当pH值接近10时,不仅内酯开环转变为穿心莲酸,而且二萜双环可能发生双键移位、脱水、异构化、树脂化等反应,抗炎解热的疗效降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制剂中有效成分具有酚羟基结构者易

A氧化

B聚合

C变旋

D水解

E晶型转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易氧化的药物结构类型有:①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的有效成分,如黄芩苷等;②含有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在光线、氧气、水分、金属离子以及微生物等影响下,都能产生氧化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当归炒炭能起到

A增强活血调经的作用

B增强活血补气的作用

C补血又不致滑肠的作用

D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

E止血和血的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

传统经验: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全当归补血,并具有调经、润肠通便作用。酒炙后,增强活血补血调经作用;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炒炭后以止血和血为主。实验表明,当归头中的钙、铜、锌含量最高,为归身或归尾的1.5~6.8倍,归尾中钾、铁含量高,为归头或归身的1.5~2倍;挥发油含量,归尾比归头高,但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却以归尾中最低,阿魏酸含量以归尾最高、归身次之、归头最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药物排泄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可因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肾小球滤过而减少排泄

B药物可因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肾小管分泌而减少排泄

C尿量增加可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导致重吸收减少而增加排泄

D经乳汁排泄的药物可能影响乳儿的安全,应予关注

E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可因肠肝循环致作用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药物不同排泄途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肾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等可影响药物的肾排泄,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被肾小球滤过;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pKa、尿液的pH和尿量密切相关,通常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的重吸收多,尿量增加可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③肾小管分泌:肾小管分泌可使药物的肾排泄增加,这一过程是主动转运,有载体参与。由于载体缺乏高度特异性,一些阳离子药物之间或阴离子药物之间与载体发生的竞争抑制作用可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2.胆汁排泄: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药物代谢物,被小肠中重新吸收进入肝门静脉的现象称为肠肝循环;药物的代谢物以结合型经胆汁排泄,若在在肠道中水解为原型,脂溶性增加,易被重吸收;肠肝循环的药物作用时间长。使用抑制肠道菌群的抗生素可能使肠肝循环减少。3.其他途径排泄:药物的乳汁排泄可能影响乳儿的安全,应予关注;药物的唾液和汗腺排泄临床意义不大,可以研究唾液/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用唾液中药物浓度替代血药浓度测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关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哪项是错误的

A胎便排出延迟

B食量少,呑咽缓慢,常腹泻

C很少哭闹、声音嘶哑

D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

E不爱活动,多睡

正确答案

B

解析

常腹泻不是本病的表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常为过期产儿,胎便排出延迟,生后常有腹胀、便秘、脐疝,生理性黄疸期延长,多睡,对外界反应低,肌张力低,呼吸慢,哭声低而少,体温常低于35℃,末梢循环差,皮肤出现斑纹或有硬肿现象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22岁。心慌、多汗、低热1周,查体:甲状腺左叶肿大、触痛、质硬。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I<sup>131</sup>摄取率减低,血沉110mm/h。应首先考虑

A甲状腺左叶出

B自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

CGraves病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桥本甲状腺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当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有甲亢表现,低热,病程短,甲状腺局部肿大、质硬、触痛。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I<sup>131</sup>摄取率减低(24小时<2%)。这些是本病特征性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摄碘能力的“分离现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65岁。半年内出现3次突然不能言语,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第3次伴右侧肢体麻木,既往有房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癫痫小发作

B偏头痛

C颈椎病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顶叶肿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的相应区域一过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但常有反复发作。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