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共20262题
为测定镁带的纯度,可通过测定镁带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后再进行计算。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纯净的镁带18.000 g,并将其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可收集到气体__________L。
(2)若镁带中含有锌或铝中的一种杂质。现称取相同的样品进行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已换算到标准状况)数据列表如下:
测得气体体积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据此分析,测得的结果比同质量的纯镁产生的气体体积_________(填“多”、“少”或“无影响”)。其原因是含有杂质__________(填“锌”或“铝”)。
(3)利用测得的数据求镁带的纯度。
正确答案
(1)16.800 (2分)
(2)16.95 多 铝 (各1分,共3 分)
(3)97.33%(4分)
试题分析:(1)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镁,所以根据方程式Mg+H2SO4=MgSO4+H2↑可知,生成氢气的体积应该是。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测得气体体积的平均值(16.90L+17.00L)÷2=16.95L。据此分析,测得的结果比同质量的纯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由于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所以含有的杂质应该是铝。
(3)设Mg有x mol,Al有y mol,则:
24x+27y=18.000 x+1.5y=16.95÷22.4 得x=0.73(mol)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
(3)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碳粉,发生如下反应:2Fe2O3+C4FeO+CO2↑。
正确答案
(1)1∶1 (2)0.72 (3)6
(1)设Fe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2x+(4-x)×3=5×2,x=2 mol,故Fe3+的物质的量也为2 mol。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设催化剂中含1 mol Fe2+、2 mol Fe3+,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催化剂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3 mol=4 mol。催化剂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72。
(3)由题意知,被还原的Fe2O3与未被还原的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被还原的Fe2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
2Fe2O3 + C=4FeO+CO2↑
2 mol 12 g
1 mol m(C)
m(C)==6 g。
纯碱在工业上非常重要。
(1)取一定量纯碱细小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可以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A。烧杯温度升高,理由是 ;
(2)从上述烧杯中得到干燥纯净的晶体A,实验程序为: ;(填序号,可重复使用)
①蒸发结晶②放入干燥器③转移入过滤器中④用水洗涤2-3次⑤用乙醇洗涤⑥加热灼烧
(3)取纯净物13.92g晶体A,进行热重分析,直到质量不再改变,生成物质Z,具体数据如下:
通过计算确定样品A的化学式。并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9分)(1)其化学原理为Na2CO3+nH2O=Na2CO3·nH2O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2分)
(2)③⑤②(3分)
(3)设A的化学式为Na2CO3·nH2O,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为Na2CO3
Na2CO3·nH2O Na2CO3
106+18n 106
6.36
(106+18n):106=13.92:6.36
n=7
故A的化学式为Na2CO3·7H2O (共4分)
试题分析:(1)温度升高说明发生了反应放出了热量,其化学原理为Na2CO3+nH2O=Na2CO3·nH2O,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2)从烧杯中得到干燥纯净的晶体A,实验程序为转移入过滤器中、用乙醇洗涤、放入干燥器。
(3)设A的化学式为Na2CO3·nH2O,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为Na2CO3
Na2CO3·nH2O Na2CO3
106+18n 106
6.36
(106+18n):106=13.92:6.36
n=7。
故A的化学式为Na2CO3·7H2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纯碱的性质及化学计算的知识,题目难度中,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能力。
(共10分)已知铜的摩尔质量M=6.4×10-2 kg/mol,铜的密度=8.9×103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试估算:(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一个铜原子的质量。
(2)若每个铜原子可提供两个自由电子,则3.0×10-5m3的铜导体中有多少个自由电子?
正确答案
1molCu为64g就是NA个Cu为64g,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64 g/6.02×1023=1.1×10-20 g,若每个铜原子可提供两个自由电子,则3.0×10-5m3的铜导体中有2nNA个自由电子。
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①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 ②
⑴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___________g。
⑵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 g。
⑶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
①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 1000g 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在20℃经充分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后,蒸发掉688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NO2 克(0℃时,NaNO2的溶解度为71.2g/100g水)
正确答案
⑴48(2分)⑵m(Na2CO3·10H2O) = 572g(2分)
⑶①n(NaNO2)∶n(NaNO3)=5∶3(2分)
②析出:m(NaNO2)(最大) =172.5g—71.2g=101.3g (2分)
⑴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则吸收2molNO2,所以吸收液质量将增加2×46g-44g=48g。
(2)1000g 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物质的量是2mol,所以需要Na2CO3·10H2O的质量是2mol×286g/mol=572g。
(3)①设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反应①中吸收液增加的质量是48y。在反应②中生成的亚硝酸钠是x-y,所以吸收液增加的质量是16(x-y),则16(x-y)+48y=44,又因为y+(x-y)/2=1,解得x=5/4,y=3/4,所以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5︰3。
②根据①可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1088g,其中亚硝酸钠是2.5mol,硝酸钠是1.5mol,所以溶液中硝酸钠是127.5g,亚硝酸钠是172.5g,所以溶剂水的质量是788g。蒸发掉688g水,剩余水是100g,因此析出亚硝酸钠是172.5g—71.2g="101.3g" 。
(4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含有杂质的铁粉样品进行分析(杂质不与酸反应)。
取4份质量均为2.5g的样品,分别与同一浓度的盐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右表。试计算:
(1)每份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为 g。
(2)所用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正确答案
0.5g 2.5mol/L
略
(1)900 K时,用足量的H2与钠钾合金10.10 g充分反应,得到10.40g白色的氢化物混合物,则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将l.56 g Na2O2加入20.00g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3位小数,用百分数表示保留l位小数);25℃时NaOH的溶解度为53.00 g/100g水,则将该溶液蒸发_______g水后恢复至25℃可得饱和溶液(保留2位小数)。
(3)取10.00 gNaNO3加热,得到的固体中Na的质量分数为31.51%,则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4)某碱金属R与汞的合金2.4g加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l.12 L(标准状况),则可推导出R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
(5)在l.12 L密闭容器中,将KOH与O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气体(只含一种元素)、固体物质A和KOH·H2O。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A会缓慢分解产生一种钾的氧化物和O2。试确定A的化学式: 。
正确答案
(1)K2Na(3分)
(2)0.075(3分),16. 62(2分)
(3)0.49(2分)
(4)Li或Na(2分)
(5)KO3(4分。答K2O6给2分)
试题分析:(1)设钠和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生成氢化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aHx,KHy,。900 K时,用足量的H2与钠钾合金10.10 g充分反应,得到10.40g白色的氢化物混合物,说明和0.3g的氢气发生了反应,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氢原子物质的量为0.3mol。可建立方程式x+y="0.3" ; 23x+39y=10.1,x=0.1,y=0.2,则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为K2Na。
(2)将l.56 g Na2O2物质的量是0.02mol,加入20.00g水中,放出氧气为0.01mol,质量为0.32g,生成溶质氢氧化钠质量为0.04mol,质量为1.6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1.56+20-0.32=0.075;上述反应中消耗水的质量为0.36g,剩余水的质量为19.64g,根据溶解度,25℃时NaOH的溶解度为53.00 g/100g水,求得1.6g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6:53=X:100,X=160/53,则将该溶液蒸发19.64-3.02="16." 62g水后恢复至25℃可得饱和溶液。
(3)2NaNO3=2NaNO2 + O2取10.00 gNaNO3加热,得到的固体中Na的质量分数为31.51%,钠的质量为3.151g,没有分解前钠的质量分数为23/85=27.05%。如果产物全是NaNO2,钠的质量分数为23/68=33.82%,说明得到的是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由化学式可以看出钠和氮原子个数比是1:1,质量之比为23:14,则氮的质量分数为0.1949,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1-0.1949-0.3151=0.49。
(4)收集到气体l.12 L(标准状况),是由R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为0.05mol,R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某碱金属R与汞的合金2.4g,相对原子质量小于14,故元素可能是锂和钠。
(5)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16.8 gKOH物质的量为0.3mol,和0.2 mol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29 g/L的气体,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是氧气。根据原子守恒通过书写方程式可知A为KO3。
(7分)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 +4HNO3(浓)==Cu(NO3)2+2 NO2↑+2H2O将 3.2 g铜完全溶于足量的 50 mL 11.0 mol•L-1的浓硝酸中,只生成NO2气体,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 50 mL。试计算
(1)反应后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O2气体多少 L? (写计算过程)
(2)反应后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分) (1)2.24L (2分) 格式2分 (2) 9 mol•L-1 (3分)(单位漏写扣1分)
试题分析:(1)3.2g铜是3.2g÷64g/mol=0.05mol、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05mol×11mol/L=0.55mol。根据浓硝酸和铜反应的方程式是Cu +4HNO3(浓)=Cu(NO3)2+2 NO2↑+2H2O,所以0.05mol铜需要0.05mol×4=0.2mol,所以硝酸是过量的。生成NO2是0.05mol×2=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
(2)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是0.55mol-0.1mol=0.45mol。溶液的体积是50ml,所以反应后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5mol÷0.05L=9.0mol/L。
点评:由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都是已知的,所以该题在计算时首先需要讨论过量问题。即计算NO2的体积时必需是以完全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标准。其次在计算时应该利用好守恒法,以简化计算过程。
闪锌矿(主要成份为ZnS)是含锌主要矿物之一,空气中高温加热闪锌矿生成ZnO和SO2。ZnO用于冶炼金属锌,SO2可制亚硫酸盐或硫酸。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保留2位小数)
(1)取1.56 g闪锌矿样品,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残留
固体的质量为1.32 g,样品中含硫化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取1.95 g锌加入到12.00 mL 18.4 mol/L的浓硫酸中(反应中只生成一种还原产物),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稀释到1000 mL,取出15.00 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5 mol/L的NaOH溶液中和余酸,耗用NaOH溶液的体积为21.70 mL。
①反应后溶液中多余的硫酸是____________ mol。
②通过计算确定浓硫酸被还原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标况下4.48 L SO2气体慢慢通入200 mL一定浓度NaOH溶液中,SO2气体全部被吸收,将反应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小心蒸干(不考虑酸式盐的分解),得到不超过两种物质的无水晶体26.8g。通过计算确定所得晶体的成分与物质的量。
正确答案
(1)0.93
(2)0.18mol (2分)还原产物是S。(2分)
(3)
试题分析:(1)设闪锌矿中ZnS的质量为x,杂质为y
2ZnS+3O2="2" ZnO+2SO2
x/97 x/97
有
解得x=1.455g,y=0.105g,所以样品中w(ZnS)=1.455g÷1.56g×100%=93%
(2)设浓硫酸被还原的产物中S的化合价为x。56、根据题意过量的硫酸用碱滴定,则过量的硫酸n(H2SO4)= n(NaOH)×1000/15="0.25" mol/L×0.02170 L×1000/15=0.1808mol,所以反应的硫酸n(H2SO4)="18.4" mol/L×0.012L-0.1808mol=0.04mol,又反应后溶液为硫酸锌,所以n(ZnSO4)= n(Zn)="1.95" g÷65g/mol=0.03mol,所以作酸的硫酸n(H2SO4)= n(ZnSO4)=0.03mol,做氧化剂硫酸n(H2SO4)=0.04mol-0.03mol=0.01mol,因为Zn反应0.03mol失去0.06mol电子,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6-x) ×0.01mol=0.06mol,解得x=0,所以还原产物中S的化合价为0价,还原产物为S单质。
(3)n(SO2)=0.2mol,通入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NaOH溶液过量则所得溶液为Na2SO3 、NaOH;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所的溶液为Na2SO3 溶液;若SO2稍过量则所得溶液为Na2SO3 、NaHSO3 ;若SO2过量恰好完全被吸收则生成NaHSO3 溶液;(1)若所得溶液为Na2SO3 、NaOH:则有n(Na2SO3)= n(SO2)=0.2mol,则m(Na2SO3)=25.2g<26.8g,蒸干后若得到的是Na2SO3 、NaOH时,满足条件,此时m(NaOH)= 26.8g-25.2g=1.6g,即n(NaOH)=0.04mol.(2)若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Na2SO3 :因n(Na2SO3)= n(SO2)=0.2mol,则m(Na2SO3)=25.2g<26.8g,蒸干后必有部分Na2SO3 被氧化为Na2SO4 ;设n(Na2SO3)=x,n(Na2SO4)=y,则有:
解得x=0.1mol,y=0.1mol即n(Na2SO3)=0.1mol,n(Na2SO4)= 0.1mol.(3)若SO2稍过量所得溶液为Na2SO3 、NaHSO3 :当蒸干后固体全为Na2SO3时,m(Na2SO3)=25.2g<26.8g,所以蒸干溶液后所得晶体不可能是Na2SO3 、NaHSO3 组合;当蒸干后固体全为Na2SO4 时,m(Na2SO4)="0.2mol×142g/mol=28.4g" >26.8g,所以蒸干后不可能全是Na2SO4,可以是Na2SO4 和NaHSO3或者是Na2SO4 和NaHSO4 ,因此有
设n(NaHSO3)=x,n(Na2SO4)=y
解得x=0.042mol,y=0.158mol即n(NaHSO3)= 0.042mol,n(Na2SO4)= 0.158mol
设n(NaHSO4)=x,n(Na2SO4)=y
解得x=0.073mol,y=0.127mol即n(NaHSO3)= 0.073mol,n(Na2SO4)= 0.127mol。(4)若SO2过量恰好被吸收所得溶液为NaHSO3 :则蒸干后所得固体无论是NaHSO3 还是NaHSO4 或者二者混合,都不可能。
(10分)将固体草酸锰MnC2O4·2H2O放在一个可以称出质量的容器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214℃,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写化学式,下同);28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
(2)当温度超过280℃时,剩余固体的质量又会增加,943℃完全生成另一种固体物质,则280℃-943℃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草酸锰受热可生成MnO2,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在硫酸锰溶液中加入NaClO可生成MnO2和Cl2,请写出向硫酸锰溶液中加入NaClO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MnC2O4; MnO--------6分(3分+3分)
(2)2MnO + O22MnO2------2分
(3)MnSO4 + 2NaClO = MnO2 + Cl2 ↑+ Na2SO4-------2分
(1)1gMnC2O4·2H2O中结晶水的质量是。根据图像可知,214℃固体质量减少2hi0.2g,所以此时固体是MnC2O4;设此时固体的摩尔质量是x,则
,解得x=71,所以是MnO。
(2)空气中含有氧气,所以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把MnO氧化。设此时固体的摩尔质量是y,则,解得y=87,所以应该是二氧化锰,方程式为2MnO + O2
2MnO2。
(3)次氯酸钠的还原产物是氯气,1mol氧化剂得到1mol电子,而1mol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所以方程式为MnSO4 + 2NaClO = MnO2 + Cl2 ↑+ Na2SO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