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共20262题
配制50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
(2)配制方法:设计五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④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然后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试将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
(3)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1)10.0 g (2)①③④②⑤ (3)ACD
(1)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0.5 L×0.5 mol/L×40 g/mol="10.0" g。(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可知其顺序为①③④②⑤。(3)0.48 mol/L比0.5 mol/L 小,A项:由于固体NaOH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使用滤纸称量时,NaOH固体易粘附在滤纸上,使n(NaOH)减小,c(NaOH)偏小;B项: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C项:溶解后的烧杯未经过多次洗涤,使n(NaOH)减小,c(NaOH)偏小;D项: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加水过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c(NaOH)偏小。
下图为配制0.2mol·L-1Na2CO3溶液250mL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_____g。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_____;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_____________;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3 (2)搅拌;引流(3)A 偏高 B 偏低 C 偏低
试题分析:(1)计算:m(Na2CO3)=n(Na2CO3)·M(Na2CO3)=c(Na2CO3)·V〔Na2CO3(aq)〕·M(Na2CO3)=0.2mol·L-1×250mL ×106g/mol=5.3g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3)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因为眼晴的光线要通过环形刻度线和凹液面的最低点,就使得加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偏高;B、第四步和第五步是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使得溶质不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使得浓度偏低;C、当有液体溅到瓶外时,使得溶质的量减小,使得结果偏低。
(1)18gH2O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 个氢原子(填具体数字);这些H2O与 gOH-所含电子数相等。
(2)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HCl分子 ③0.2molNH3 ,这三种气体按物质的量由大到 小排列的顺序是(填物质的数字代号,下同) ,按氢原子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密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正确答案
(1)1mol(1分); 1.204×1024(1分); 17(1分);
(2)(1分); (1分); (1分);
试题分析:
(1)18gH2O的物质的量n="m" /M =18g/18g/mol=1mol;1molH2O含有2mol氢原子,即2×NA=1.204×1024个;1molH2O含有10mol电子,含有10mol电子的OH-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OH-的质量为17g。
(2):①n(CH4)=6.72L/22.4L/mol=0.3mol,m(CH4)=0.3mol×16g/mol=4.8g,N(H)=4×0.3mol×NA/mol=1.2NA,ρ="M/" Vm ="16/" 22.4g/L;
②n(HCl)="N" /NA =3.01×1023 /6.02×1023/mol=0.5mol,m(HCl)=0.5mol×36.5g/mol=18.25g,N(H)=N(HCl)=0.5NA,ρ="M/" Vm =36.5/22.4g/L;
③m(NH3)=0.2mol×17g/mol=3.4g,N(H)=3×0.2mol×NA/mol=0.6NA,ρ="M" /Vm ="17/" 22.4g/L;
所以:三种气体按质量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②>①>③;氢原子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①>③>②密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②>③>①,
(8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全部溶于1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0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1)19.4g沉淀中含有Al(OH)3的质量;
(2)当Al(OH)3完全溶解时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1)19.4-11.6=7.8g
(2) 180ml
(3)8mol/L
试题分析:
解: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铝的物质的量为y;过量HCl的物质的量为n。
(1)根据图可知:Mg(OH)2的质量为11.6g,Al(OH)3的质量为(19.4-11.6)g==7.8g
(2)设Al(OH)3完全溶解时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为z,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1mol 1mol
7.8/78 z
z = 0.1mol
V(NaOH)=0.1/5=0.02L 即20ml。
当Al(OH)3完全溶解时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60+20=180ml。
(3)Mg + 2HCl ="=" MgCl2+H2↑ 2Al + 6HCl ="=" 2AlCl3+3H2↑
1mol 2mol 1mol 2mol 6mol 2mol
x 2x x y 3y y
MgCl2+2NaOH==Mg(OH)2↓+2NaCl AlCl3+3NaOH==Al(OH)3↓+3NaCl
1mol 58g 1mol 78g
x 11.6g y 7.8g
∴x==0.2mol,y==0.1mol
HCl + NaOH ="=" NaCl+H2O
1mol 1mol
n 5.0mol/L×0.02L n==0.1mol
根据Cl守恒:
∴C(HCl)==(2×0.2mol+3×0.1mol+0.1mol)÷0.1L==8mol/L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明确图象中坐标及点、线、面的意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碱,而氢氧化镁不能。
(8分)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CO2,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水中,配制成300ml溶液。求:
(1)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1) 8.4g (2) 0.5mol/L
试题分析:(1) 2NaHCO3Na2CO3+CO2↑+H2O
2×84 1 22.4L
x y 1.12L
x=8.4g y=0.05mol
(2)m(Na2CO3)=19g-8.4g=10.6g,所以n(Na2CO3)=+0.05mol=0.15mol,因此c(Na2CO3)=
点评:本题简单,利用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10分)(1)①液态HCl②BaSO4③氯水④无水乙酸⑤SO2⑥熔融的KCl⑦Cu⑧酒精溶液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在标准状况下a. 6.72L CH4气体 b.3.01×1023个HCl气体分子 c.13.6g H2S气体 d.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的排列是(用上述序号表示)
①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 ,
②标准状况下四种气体的体积 ,
③四种气体的质量 。
(3)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表示。10mL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
和10mL
(同温、同压)。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推断理由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称取63.2 g KMnO4固体,先加热分解制取一定量的O2,再将剩余固体和足量36.5%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Cl2。设收集到的O2为
mol,收集到的Cl2为
mol,最后Mn元素全部以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1)如果配制上述500 mL浓盐酸,则需标准状况下HCl气体的体积为 L。
(2)当=0.16时,收集到Cl2的物质的量为 。
正确答案
(1)134.4(3分) (2)0.68mol(4分)
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根据可知,盐酸的浓度是
,所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12mol/L×0.5L=6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6mol×22.4L/mol=134.4L。
(2)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63.2g÷158g/mol=0.4mol。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n(O2)×4+n(Cl2)×2=n(KMnO4)×5,即0.16mol×4+2n(Cl2)=0.4mol×5,解得n(Cl2)=0.68mol。
(8分)物质的量相同的NaHCO3和KHCO3固体混合物9.20g与100mL盐酸反应。
(1)欲求标准状况下生成CO2的体积,还需要什么数据__________________。(讨论(2)的问题中,该数据用a表示)
(2)讨论a值的变化时,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
正确答案
物质的量相同的NaHCO3和KHCO3固体混合物9.20g,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都是,因此要计算生成的CO2的体积,还需要盐酸的浓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当二者恰好反应反应时,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1mol,此时盐酸的浓度是1.0mol/L的。则当a<1时,盐酸不足,生成气体是2.24aL;当a≥1,盐酸过量或恰好反应,生成是气体是2.24L。
(8分)使一定量Zn与100 ml 18.5 mol/L浓H2SO4充分反应,Zn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将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L,测得其c(H+) = 0.1mol/L。求:
(1)生成气体的成分为: ;
(2)Zn的质量为 g;
(3)开始生成H2时H2SO4的浓度为 mol/L。(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正确答案
(1) SO2,H2(2分 (2) 97.5(3分) (3) 12.5(3分)
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浓硫酸属于氧化性酸,和锌反应生成S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是氢气,即33.6L气体是SO2和氢气的混合气。反应前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L×18.5mol/L=1.85mol,反应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是,所以参加反应的硫酸是1.85mol-0.05mol=1.8mol。33.6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5mol,设混合气中SO2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根据反应式可知
Zn+2H2SO4(浓)ZnSO4+2H2O+SO2↑ 、 Zn+H2SO4=ZnSO4+H2↑
1mol 2mol 1mol 1mol 1mol 1mol
X 2x x y y y
所以有x+y=1.5mol和2x+y=1.8mol
解得x=0.3mol y=1.2mol
所以锌的质量是(x+y)×65g/mol=97.5g
当开始生成氢气时溶液中的硫酸是1.85mol-2x=1.25mol
所以浓度是12.5mol/L
(6分)某2 .0 L硫酸溶液中含有1.0 mol H2SO4。试计算:
(1)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3)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6分)解:(1)c(H2SO4) =1.0 mol/2.0 L =" 0.5mol" / L ………………………2分
(2)Fe + H2SO4 = FeSO4 + H2↑…………………1分
1mol 22.4 L
1.0 mol V(H2)
V(H2) =" 22.4" L …………………………………………………………1分
(3)n(Fe2+) = n(SO42-) =" 1.0" mol ……………………………………1分
c(Fe2+) =" 1.0" mol /2.0 L =" 0.5" mol / L………………………………1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