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盛有NO 和 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

(1)3NO2+H2O = NO+2HNO3  (2分)

(2)1:3 (4分)

试题分析:(1)N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NO2通入水中,发生:3NO2+H2O=2HNO3+NO,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xmolNO,ymolNO2,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物质的量减小一半,

3NO2+H2O=2HNO3+NO

3                1

ymol              y/3mol

则:(x+y/3)/(x+y) =1/2,

解之得:x:y=1:3。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体积减小的原因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缘故,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0.2 mol OH的质量为                 ,其中含有                 个电子;标况下                 L HCl气体溶于水可配成12 mol/L HCl溶液500 mL。

(2)我国是及其合金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更最早利用天然铜的化合物进行湿法炼铜,这是湿法技术的起源,是世界化学史上的一项发明。西汉《淮南子·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为硫酸铜。

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②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正确答案

(11分)

(1)3.4 g   1.204×1024   134.4

(2)Fe   CuSO4   Fe+Cu2═ Fe2+Cu

(3)①分馏(蒸馏)

②向漏斗中加入少量水,体积增大的液层是水层

试题分析:

(1)根据

(2)根据Fe+Cu2═ Fe2+Cu,依据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知是Fe;氧化剂是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可知是硫酸铜或铜离子;

(3)A和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法或过滤等方法,又两者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法或分馏法;因为有机溶剂与水不溶,可以向漏斗中加入少量水,体积增大的液层是水层。

点评:考查点多但是立足基础,属于较基础简单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5分)将BaCl2·xH2O的晶体2.44g 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此溶液25mL,与50mL 0.1mol/L的AgNO3溶液相作用,刚好把Cl离子沉淀完全。求:

(1)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

(2)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3)BaCl2·xH2O的x值。

正确答案

(1)0.01mol (2)244 (3)2

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根据反应的方程式Ag+Cl=AgCl↓可知

n(Ag+)=n(Cl)=0.05L×0.1mol/L×100ml÷25ml=0.02mol

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

n(BaCl2·xH2O)=0.02mol÷2=0.01mol。

(2)由于BaCl2·xH2O晶体的质量是2.44g ,而物质的量是0.01mol

所以根据n=m/M可知

M(BaCl2·xH2O)=2.44g÷0.01mol=244g/mol。

则Mr(BaCl2·xH2O)=244

(3)根据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

208+18x=244

解得x=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下面物质间转化的框图,回答有关问题;

`

(1)由反应①产生的A、B混合物的工业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框图中D、E的化学式:D________;E________。

(3)如果2 mol 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可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L,同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__。(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4)如果A、B混合气体7.8 g,在与G充分反应后,通过足量Na2O2层,可使Na2O2增重________g。

正确答案

(1)水煤气

(2)CO2 NaOH

(3)22.4 2NA

(4)7.8

(1)由碳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成分可知,此混合物的工业名称为水煤气。

(2)由图中信息及E+D―→F可推知,A为氢气,B为CO,故E为NaOH,D为CO2。(3)由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若2 mol Na2O2参加反应,则生成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同时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4)由2H2+O2=2H2O及2Na2O2+2H2O=4NaOH+O2↑可推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氢气的质量;由2CO+O2=2CO2及2Na2O2+2CO2=2Na2CO3+O2可推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CO的质量,故二者不管比例如何,它们通过Na2O2充分反应后,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为7.8 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比是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是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中所含氢原子个数比是            ;若两者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比是         

正确答案

1:2   2:1   3:1   2:3

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摩尔数相同,所以其质量比17:34=1:2;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m/17):(m/34)=2:1;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中所含氢原子个数比(3m/17):(2m/34)=3:1;若两者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设为含有1mol氢原子,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比(1/3):(1/2)=2:3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的计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本题的难度不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1.92gCu片与定量的浓HNO3作用,当收集到NO2和NO气体共1.12L时(标准状况),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则

(1)反应中消耗HNO_______mol   (2)被还原的HNO3________mol

(3)转移电子________mol

正确答案

(1)0.11(2)0.05(3)0.06

试题分析: 3.84克铜的物质的量为1.92g/64(g/mol) =0.03mol。

(1)铜与硝酸反应中,硝酸起氧化剂和酸的作用.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与起氧化剂作用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起氧化剂作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 =0.05mol。

起酸作用的硝酸生成硝酸铜,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铜的物质的量的2倍,所以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2=0.06mol。

所以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06mol=0.11mol。

答: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11mol。

(2)铜与硝酸反应中,硝酸起氧化剂和酸的作用.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与起氧化剂作用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起氧化剂作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 =0.05mol。

答:被还原的HNO3为0.05mol。

(3)反应中1个Cu有0价升到2价,失去2个电子,故0.03molCu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06mol。

答:转移电子0.06mol。

点评:考查根据方程式及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硝酸的作用,结合守恒进行计算,注意守恒思想在混合计算中的运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质量都是50 g的 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     ,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正确答案

CO2   NH3  NH3

试题分析:四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6.5、17、44、32,由m=nM可知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H3>O2>HCl>CO2。分子数目最少的是CO2,原子数目最多的是NH3,同温同压下,体积最大的就是物质的量最大的。

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标准状况下一定质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1,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正确答案

(1)672 mL (2)76 g·mol1 (3)C S

(1)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反应前氧气的体积也是762ml。

(2)参加反应的氧气是0.03mol,则XY2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反应后气体的质量是0.672L×2.56g/L=1.72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是0.96g,所以XY2的质量是0.76g,因此其摩尔质量是0.76g÷0.01mol=76g/mol。

(3)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摩尔质量之比是16︰6=32︰12,所以X是C,Y是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960mL  1 mol·L1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下图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④与⑤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填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

附表 砝码规格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①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浓度会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000    (2)C   (3)40.0  bd  c   (4) ①偏小  ②无影响

(1)由于容量瓶的规格没有960ml的,所以应该选择1000ml容量瓶配制。

(2)在定容之前,需要加入蒸馏水直至离刻度线2~3cm处,所以答案选C。

(3)由于容量瓶的规格是1000ml的,所以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1L×1mol/L×40g/mol=40.0g;烧杯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之和是63.1g,由于5g以下用游码,所以砝码选择的是bd,游码的位置是c。

(4)关于误差的分析,可根据c=n/V进行判断。①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则n减小,所以浓度偏小;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并不影响n和V,所以浓度不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3.0.5mol H2SO4的质量是        g,含         个原子,含        mol氧原子.

正确答案

49;  3.5NA;  2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所以0.5mol H2SO4的质量是0.5mol×98g/mol=49g。其中含有氧原子是0.5mol×4=2mol,总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2+1+1×4)=3.5mol,所以原子数为3.5N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