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出院时,护士对其限制重体力活动,预防病毒的重复病毒感染,其目的是限制哪种疾病的发生

A风湿性心瓣膜病

B二尖瓣脱垂

C肥厚型心肌病

D扩张型心肌病

E限制型心肌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类考题,属于简单题目。心肌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患者应注意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果心肌炎期间过度劳累,容易致使心脏代偿性扩大,导致扩张型心脏病。患者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故答案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F、G是中学里常遇到的一些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有些必要的信息已在框图中注明: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空间构型为______,C的电子式为______F溶液名称是______

(2)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写出A+D→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写出:F+B→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由转化可知,C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与碱反应液生成气体,则C为NH4Cl,D为NH3,B为HCl,结合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A为Cl2,G为硝酸银,F为Ag(NH32OH,E为AgCl,

(1)D为NH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为NH4Cl,其电子式为

;F溶液为银氨溶液,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银氨溶液;

(2)A为Cl2,实验室中制取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 Mn2++Cl2↑+2H2O;

(3)A+D→C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l2为氧化剂,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NH3为还原剂,且8molNH3参加反应只有2molNH3作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故答案为:3Cl2+8NH3═N2+6NH4Cl;3:2;

(4)F+B→E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2++2H++Cl-═2NH4++AgCl↓(或Ag(NH32++2OH-+4H++Cl-═2NH+4+AgCl↓+2H2O),

故答案为:Ag(NH32++2H++Cl-═2NH4++AgCl↓(或Ag(NH32++2OH-+4H++Cl-═2NH+4+AgCl↓+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 B族,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3)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 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4)Cu2O的熔点比Cu2S的           (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           

(5)配合物Ni(CO)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固态Ni(CO)4属于     晶体;基态Ni原子的电子占有    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

(6)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

①CH2=CH2、②CH≡CH、③、④等,其中分子中C原子为SP2杂化的

                 (填物质序号),预测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形。

正确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9或 [Ar]3d9 (1分)        (2) 4   (2分)   

(3)  ABD (1分) 

(4) 高 (1分), 它们都是离子晶体,由于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子键强于亚铜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2分) 

(5)分子 (1分),   7 (1分)

(6)①③④  (2分),平面三角形(1分)。 

试题分析:(1)Cu(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到Cu2+的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电子是最外层的4s及3d上各一个电子,故Cu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为:[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2)从图中可以看出阴离子在晶胞有四类:顶点(8个)、棱上(4个)、面上(2个)、体心(1个),根据立方体的分摊法,可知该晶胞中阴离子数目为:8×1/8+4×1/4+2×1/2+1=4;

(3)A项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是饱和氧原子,所以都采用sp3杂化,故A正确;B项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O→Cu配位键,H-O、S-O共价键和Cu、O离子键,故B正确;C项胆矾是五水硫酸铜,胆矾是由水合铜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故C错误;D项由于胆矾晶体中水两类,一类是形成配体的水分子,一类是形成氢键的水分子,结合上不同,因此受热时也会因温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产物,故D正确。

(4)由于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子键强于亚铜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

(5)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说明是分子晶体;基态Ni原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电子占有7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

(6)SP2杂化的是平面型,有①③④,CH≡CH是直线型,是SP杂化;HCHO分子中碳是SP2,是平面型。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概念、常见轨道杂化类型、以及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化学键、物质性质、配合物成键状况的了解,题目难度中等,学习中注意加强对晶胞以及晶体结构的分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已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原子序数最小的第Ⅷ族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______.

(3)某元素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其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是4s24p4,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4)根据VSEPR模型,H3O+的分子立体结构为:______,SO2的立体结构为:______. 

(5)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则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若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则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1)第Ⅷ族元素有铁、钴、镍,原子序数最小的是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另一个3p轨道上没有电子,一种是另一个3p轨道上充满电子,所以当另一个3p轨道上没有电子,该原子是Si;一种是另一个3p轨道上充满电子,该原子是S,故答案为:Si或S;

(3)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是4s24p4,说明该原子中各个轨道都充满电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4,所以是硒元素,故答案为:硒;

(4)根据VSEPR模型得,H3O+的价层电子对=3+(6-1-3×1)=4,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是三角锥形;SO2的价层电子对=2+(6-2×2)=3,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是V形,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V形;

(5)体心立方晶胞中铁原子个数=1+8×=2;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6×+8×=4,所以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1:2;

设体心立方中晶胞的棱长为x,铁原子的直径为A,则3x2=(2A)2,解得x=

铁原子直径=A,所以其晶胞体积=R3,面心立方中晶胞的对角线为2A,则其边长=A,其晶胞体积=2A3

体心立方的密度与面心立方的密度之比==3:8,故答案为:1:2; 3:8.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E也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B的外围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两倍,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是A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虚线表示           , E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人们通常把拆开l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             

a.F与B形成的化合物  b.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c.F的单质

②F单质晶体中一个F原子与其紧邻的F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加热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F(s) + D2(g) 加热   FD2(s)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F单质晶体发生上述反应的反应热△H为:             

正确答案

(共10分)

(1)氢键    Na2Na+  (2)①acb  ②正四面体 ③-990.7kJ/mol  (每空2分)

试题分析:A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则符合条件的是水和双氧水,因此A是H,D是O。B的外围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是碳元素。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属于C是N元素。E也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l形成化合物,且A与E属于同一主族,所以E是Na。B与F同主族,且F是短周期元素,因此F是Si元素。

(1)根据结构图可知,H和O形成的化合物是水分子。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虚线表示的是氢键。Na和O形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其电子式是

(2)①F与B形成的化合物形成的化合物是SiC,属于原子晶体;B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是CO2,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F的单质是硅,形成的晶体也是原子晶体。根据Si-Si和C-Si键的键能可知,SiC中共价键强于单质Si中的共价键,所以SiC的熔点高于单质硅的,即答案是acb。

②单质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所以单质晶体中一个F原子与其紧邻的F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③单质硅中平均一个硅原子形成2个Si-Si键。而二氧化硅晶体中平均一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键,所以根据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176kJ/mol×2+497.3 kJ/mol-460 kJ/mol×4=-990.7 kJ/mo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基础,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该题的难点在于反应热的计算,因为需要学生首先判断晶体硅和二氧化硅中化学键与硅原子个数的关系。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下一知识点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