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 共546题
在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溶质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量:
从A~D中选择符合表中各项要求填入相应位置。
正确答案
BCDAC
①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立即生成沉淀,当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时,沉淀逐渐溶解,当通入二氧化碳跟原溶液中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沉淀完全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
②二氧化碳通入含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首先跟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沉淀生成:
2NaOH+CO2====Na2CO3+H2O
把氢氧化钠都中和完以后,接着二氧化碳跟偏铝酸钠反应: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当偏铝酸钠反应完以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沉淀不再增加,但是也不会溶解。
③稀盐酸加到含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时,首先中和氢氧化钠,没有沉淀生成:
NaOH+HCl====NaCl+H2O
然后盐酸跟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沉淀,加入过量的盐酸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又溶解于盐酸中:
NaAlO2+HCl+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
④氢氧化钠逐滴加到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逐渐增加:
MgCl2+2NaOH====Mg(OH)2↓+2NaCl
AlCl3+3NaOH====Al(OH)3↓+3NaCl
当溶液中的Mg2+、Al3+都用完时,沉淀量最大,再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开始减少,到氢氧化铝全部溶解时,沉淀的量不再减少:
Al(OH)3+NaOH====NaAlO2+2H2O
⑤三氯化铝溶液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振荡,沉淀溶解,直至氢氧化钠消耗尽: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继续滴加三氯化铝,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量不断增加,当溶液中AlO2-离子消耗尽以后,再加三氯化铝,沉淀的量不变。
3NaAlO2+AlCl3+6H2O====4Al(OH)3↓
(7分)(1)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微粒是 (填符号),画出配合物离子中的配位键 。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30+中VSEPR模型名称为 ,BCl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
(3)按要求写出由第二周期元素为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形成中性分子的化学式(各写一种):正四面体分子 ,三角锥形分子 ,V型分子 。
正确答案
(7分)(1) Fe3+ 1分 , 1分。
(2)正四面体 1分,正三角形(平面三角形)1分。
(3)CH4或CF4 1分, NH3或NF3 1分, H2O 1分
(1)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微粒是Fe3+。
(2) H30+中VSEPR模型名称为正四面体,BCl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三角形
(3)举例:正四面体分子:CH4, 三角锥形分子NH3, V型分子:H2O
已知CO2、、BF3分别为直线形、V形和平面三角形。试用等电子原理说明下列分子或离子的成键情况和几何构型。
O3、、
、
、
正确答案
、
为直线形,O3为V形,
、
为平面三角形。
根据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中,若电子数也相同,则这些分子或离子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相似的几何构型。将各分子或离子的电子总数算出来,分别与CO2,,BF3对照,即可得出其电子结构和几何构型:
CO2、、
为等电子体,均为直线形;
O3、为等电子体,均为V形;
、
与BF3为等电子体,均为平面三角形。
(8分).(1)利用VSEPR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PO ;CS2 ;AlBr3(共价分子) 。
(2)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粒子,它们的粒子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请依据下面给出的这两种粒子的球棍模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构成的中性分子的化学式。
平面三角形分子________,三角锥形分子________,四面体形分子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四面体形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2)CH3— CH3— (3)BF3 NF3 CF4
(1)三种微粒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分别是(5+3-2×4)÷2=0、(4-2×2)÷2=0、(3-1×3)÷2=0,所以空间构形分别是四面体形、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2)根据模型可知,第一种是平面三角形,第二种是三角锥形。所以前者没有孤对电子,后者含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化学式分别是CH、CH。
(3)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构成平面三角形分子的是BF3;三角锥形的是NF3;四面体型的是CF4。
(12分)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B、C同周期,C与E同主族。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元素E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D2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
(3) B的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
Z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 跟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5)化合物EC2通入到BaCl2和H2O2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3周期,第VIA族(2分)
(2)(2分)
(1分)
(3)共价键和离子键 (1分) NH$++OH- =" NH3" ↑+H2O (2分)
(4)Cu+4H++2NO3-=Cu2++NO2↑+2H2O(2分)
(5)SO2+H2O2+Ba2+=BaSO4↓+2H+(2分,分步写也给分) (上述方程式未配平均扣1分)
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这就说明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即D是Na,C是O。C与E同主族,所以E是S。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且A、B、C同周期,所以A是C。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则B是N。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氨气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物是硝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铵盐和强碱共热生成氨气。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铜,而浓硝酸则被还原生成NO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SO2生成硫酸,进而产生;硫酸钡沉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