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岸带的开发
- 共225题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双选)
[ ]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
(2)B
(3)BD
(4)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
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其开发条件得天独厚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北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
技术和资金优势(答正确其中两点即可)
(2)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苏东海岸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
南沿海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基岩海岸;苏东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及盐业,闽东南建深水海港(3)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晴天多;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
(11分)山东省政府20111年1月6日晚间通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请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区位优势(5分)
(2)请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规划设想。(6分)
正确答案
(1)沿海,利于吸引日韩投资;(1分)海陆交通便利;(1分)工农业基础雄厚;(1分)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内,周边辐射带动作用强;(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
(2)产业规划:农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为中心的海洋渔业;(1分)发展特色果蔬业,做大做强,如寿光蔬菜、烟台苹果、莱阳梨;(1分)工业:利用地缘优势接纳日韩产业转移;(1分)引进外资的基础上,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分)第三产业,以旅游业(1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1分)
本题考查区位因素及产业开发。山东半岛临近海洋,在自然条件、临区及海上交往国家的优势区位,发展农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及外向型产业、发展海洋贸易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抖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说明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的大致特点。(1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2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2分)
(4)上世纪末,我国渔业资源的产量下降,请提出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阳光充足,浮游生物多;陆上径流带来营养物质;
(3)③ 初级生产力高
(4)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海洋污染;设立每年的渔获配额;限制可捕鱼类的大小。(任选4点)
本题考查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等值线判断。(1)可直接根据图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判断。(2)E处位于长江口,主要从径流和水深的方面分析。(3)直接根据图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等值线分布判断。(4)渔业资源的保护主要从提高海洋意识,防止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等多海洋渔业资源的破坏和加强保护等方面分析。
如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试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分析图中杭州湾地区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原因。(3分)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6分)
正确答案
(1)海岸曲折、陡峻;多岬湾。
(2)日地月三者最接近同一平面;喇叭状河口;河流方向和潮流方向相反;径流量大。
(3)如表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基岩海岸的特点是海岸线曲折,水深湾大,岬湾相间,多天然良港。(2)钱塘潮最为壮观时期,主要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和引起的天体引力大小,还要受到风力、地形等因素影响分析。(3)应理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再结合舟山群岛海域实际开发利用情况填表回答。
读下面四种海岸类型景观图,回答问题(10分):
(1)A海岸类型是 ,开发利用主要方式是 ;
B海岸为砂质海岸,主要特点是 ,开发利用主要方式 。
(2)C海岸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
(3)盐城沿海分布有江苏最多的 海岸(填字母),主要利用方式是 。
海蓬子是生长在海滩、盐碱滩涂沙地,有梗无叶的绿色植物,生长期约220天,其中有50~60天可以保持青嫩鲜绿芽茎。读图,完成题。
(4)图示M、N分别代表 ( )
A.烹饪、油脂 B.粉碎、油饼粕
C.制衣厂、油脂 D.纸板厂、油饼粕
(5)该植物适合在我国推广种植的地区是 ( )
A.浙江 B.江苏 C.上海 D.广东
正确答案
(1)基岩海岸 开发港口(或发展旅游)
坡缓水清 开辟为海滨浴场
(2)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湿地;海洋防灾减灾(如抵抗海浪侵蚀);(答2 点)
(3)D 滩涂养殖(或发展生态旅游、建成盐田)
(4)D
(5)B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反映,A图示表示基岩海岸,由于水深,故利于港口建设。沙质海岸反映泥沙沉积,故水浅且海浪较缓,利于发展海滨浴场等旅游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2)图示C表示红树林海岸,物种多样,既利于减缓海岸侵蚀,防御台风和海风,也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3)我国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多为泥质海岸,故沿海多滩涂。滩涂可发展海洋养殖业或生态旅游。(4)植物的杆可发展造纸厂,产品销往市场;榨油厂的废料提供为养殖场的主要是油饼粕。(5)“海蓬子是生长在海滩、盐碱滩涂沙地,有梗无叶的绿色植物,生长期约220天”,故适宜发展于我国长江口以北的海滩、盐碱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的海岸景观的主要分布,并结合其特征分析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注意比较分析。
【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2年海南成立三沙市。为加强我国海洋开发,国家海洋局提出了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的统筹构想,将我国大陆、海洋和港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下左图为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研究范围图。
材料二 我国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海陆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方针,海洋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下右图为2012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构成图。
(1)“新东部”经济区划中南部的沿海县,在夏秋季节有可能受到 (海洋灾害)的影响,该海洋灾害主要由 (天气系统)引发。加强对该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报,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3分)
(2)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3分)
(3)我国建立“新东部”经济区划的原因主要有 。(4分)
正确答案
(1)风暴潮;台风(低压或气旋);遥感技术(RS)(3分)
(2) 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例低;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比例偏低;总体结构不平衡。(3分)
(3) 利用东部和港澳台的资金、技术,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开发;东部地区可以便利地获得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扼东亚、东南亚海上交通要道,有利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卫我国海洋权益。(任答4点得4分)
(1)“沿海县”、“夏秋季节”和“海洋灾害”是该题目的关键词,不难判断出该海洋灾害为在夏秋季节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对风暴潮的监测需要借助遥感技术(RS)。(2)要注意的是海洋产业结构特征,要从三大产业的比例总体分析,而不可以只是简单的行业堆积描述。(3)建立“新东部”经济区划的原因要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外交强化和权益保护等角度综合分析。
下图为"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沿海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填入下表。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拥有由领海基线向外延伸________海里的领海、________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3)图中海域夏秋季节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4)淮北盐场产盐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左向右,从上向下依次为:淤泥质海岸、建港口(和海洋旅游)、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
(2)12;200
(3)台风(或风暴潮)
(4)春季;春季气温回升陕,蒸发强烈;晴天多
(14分)图1是2006年至2011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下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据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思想,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72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1)根据图1简述2006年—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的重点领域。说明图2中甲地和舟山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原因,并分别指出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6分)
正确答案
(1)先下降(1分),后上升(1分)。
先下降原因: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国内GDP增长快(1分);
后上升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1分)
(2)地理位置优越(1分),海域广阔,海岸线长(1分);多深水良港(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
(3)原因:两地风能资源丰富(1分);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1分);风能是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1分);技术进步加快风能开发(1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甲地:冬季(冬春)(1分) 舟山:夏季(夏秋)(1分)
根据图中曲线图的变化分析特点;原因从浙江经济发展速度,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2)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海域面积,港口交通,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3)甲地和舟山加大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原因从该地能源短缺,该地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风力发电的最佳季节根据各地风力强劲的季节分析。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约24公堂。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又导致核泄漏,由地震引发的灾难还在进一步扩大。读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BC的剖面最接近图中的 (①、②、③)。
(2)A处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资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对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将随日本暖流、 (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4)简述防范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
正确答案
(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或相互碰撞处(1分) ②(1分)
(2)渔业资源(1分)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1分)
(3)一方面扩大污染的范围,另一方面加快海水的净化。(2分)北太平洋暖流(1分)
(4)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答对3点得3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日本北海道附近,因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处,在海洋中有海沟形成,大陆板块被撞破,形成一系列岛弧链,因此BC间剖面应为②。洋流可以加快污染区海水的净化,但扩大污染的范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将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飘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