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①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②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③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σT4.其中常量σ=6×10-8W/(m2•K4).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太阳、火星)都简单地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s=7×108m,太阳表面温度T=6000K,火星半径r=3.4×106m.求面积S=4πR2,其中R为球半径.(计算时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m~1×10-5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光速C=3×108m/s)?

(2)每秒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射到面积为π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它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正确答案

(1)太阳热辐射能量以光子射出∴C=λf即f=

得f1===1.5×1015(Hz)

f2===3.0×1013(Hz)

∴f在(3.0×1013Hz~1.5×1015Hz)

(2)由黑体辐射能量的公式可得

Q=P0St=σT4•4π•t=6×10-8×60004×4×3.14×(7×108)2×1=4.8×1030J

(3)设火星表面温度为T,而太阳到达火星表面单位时间辐射到火星的能量为:P=P0S•=σT4•4πRS2

其中d=400Rs

得P=σT4

∴σT′4•4πr2=P=σT′4

解得T′==2.1×102K

答:(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m~1×10-5m范围内,相应的频率范围为3.0×1013Hz~1.5×1015Hz;

(2)每秒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4.8×1030J;

(3)火星的平均温度210K.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若着陆的最后阶段可简化为三个过程:①探测器从月球表面附近高为H处开始匀减速竖直下降至静止;②悬停(即处于静止状态);③自由下落至月球表面.为了保证探测器的安全,要求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的速度不能超过vm,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探测器在减速过程中每秒钟消耗的燃料为△m=pa+q(a为探测器匀减速下降的加速度大小,p、q为大于零的常数).忽略探测器因消耗燃料而引起的质量变化.

(1)求探测器悬停位置距月球表面的最大高度hm

(2)若在(1)中悬停最大高度hm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探测器减速下降过程中消耗的燃料质量最少,则该过程中探测器的加速度为多大,最低消耗燃料的质量m为多少.

正确答案

(1)在自由下落到月球表面的过程中,由vm2=2g0hm

解得:hm=

(2)探测器从高为H处匀减速下降到hm悬停位置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

H-hm=at2

又m=△m△t=(ap+q)=(p+

由上式可知,当p=

即a=时,所消耗的燃料最少

则有:m=2×=2)

答:(1)探测器悬停位置距月球表面的最大高度hm

(2)最低消耗燃料的质量m为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声波能量达1×10-4J时,其声强为80分贝,超过80分贝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喷气式飞机飞行时产生的噪音很强,其声源的功率是3.14×104W,假设其声源能量均匀地向整个空间传播,则以声源为球心的空间任一球面上每秒钟通过的声源能量是______J,为了使飞机的噪音传到地面时其强度不超过80分贝,则飞机飞行的高度不得低于______m.(已知球面积公式S=4πR2

正确答案

以声源为球心的空间任一球面上每秒钟通过的声源能量是相同的,等于声源的功率,为3.14×104J;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声波能量达1×10-4J时,其声强为80分贝,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P•S=P

其中:S=4×πr2

故1×10-4×4×3.14×r2=3.14×104

解得:r=5000m;

故答案为:3.14×104,50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状态B(p1V2),状态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正确答案

增大   吸收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状态B(p1V2),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气体吸收热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 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4.2×105J,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2)某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104 kW,输出电压为4 kV,通过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80 km远处的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2.4×10-8 Ω·m,导线横截面积为1.5×10-4 m2,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4%.求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正确答案

(1)8×104 V (2)3.2×103 V

(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W=△U-Q=4.2×105J-2.6×105J=1.6×105J

(2) 导线电阻r=ρ Ω=25.6 Ω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4%,则4%P=I2r 代入数据得I=125 A

由理想变压器P=P及P=UI得

输出电压U= V=8×104 V

第一题考查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问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做的功等于内能增量减去吸收的热量;

第二题考查的是变压器问题,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功率的关系即可求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长为L的圆柱形气缸重为G,气缸内有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轻活塞,活塞与气缸内壁间无摩擦。在气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用绳把活塞吊起来,当气缸竖直静止时,气缸内气柱长为L/4,大气压强为p0,如果想把气缸缸体与活塞分离,可缓缓地向下拉动气缸缸体,则所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至少应为多大?

  

正确答案

   

最初状态即将拉出时有

∵T不变,m一定 ∴p1V1=p2V2    解之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晴朗的天气,小明觉得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很美,于是画了一幅鱼儿戏水的图画(如图所示)。但旁边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正确画出草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①(2分)请在答题纸上画上你认为正确的草图

②(3分)依据                                 

③(2分)如果认为小气泡在水中缓慢上升,则小气泡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正确答案

① 如图所示  ②因上层水温较高和压强较小,故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③“小于”

试题分析:①、②晴朗天气,上层水温较高,压强较小,故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所以正确的草图如图

③由题意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升高△U>0,体积增大W<0,吸收热量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abc变化到状态c,吸收了340J的热量,并对外做功120J。若该气体由状态a沿adc变化到状态c时,对外做功40J,则这一过程中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     J热量。

正确答案

吸收   26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由状态a沿abc变化到状态c,内能增加340J-120J=220J.。该气体由状态a沿adc变化到状态c时,对外做功40J,则这一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260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中,汽缸的内壁光滑.现将汽缸缓慢地由水平放置(如图甲所示)变成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如果环境保持恒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气缸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平均作用力不变

D.气缸内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变大

(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b为等容过程,bc为等压过程,ca为等温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Ta=600K,在状态b时的体积Vb=11.2L,则: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Vc=____L;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过程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与对外做功W的大小关系为Q____W.(填“大于”、“小于”、“等于”)

(3)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求:1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4)(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C.狭义相对论认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D.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

(2)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1/4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OA,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则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β=___________;若换用一束紫光同样从A点射向该球体,则它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变”).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2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刻,波刚好传到x=6m处,求:质点a平衡位置的坐标x=10m处的质点,经多长时间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B.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D.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2)发生衰变有多种可能性.其中的一种可能是,先衰变成,再经一次衰变变成(X代表某种元素),或再经一次衰变变成最后都衰变成,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________是α衰变;______是β衰变.

(3)如图所示,车厢的质量为M,长度为L,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可看成质点)以速度v0无摩擦地在车厢底板上向右运动,木块与前车壁碰撞后以v0/2的速度向左运动,则再经过多长时间,木块将与后车壁相碰?

正确答案

A:(1)AD(2)33.6;大于;(3)N=3×1022

B:(1)CD(2)60°,偏左(3)3s

C:(1)BC(4分)(2)②③,①④(每空2分)(3)

试题分析:

A: (1)因为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质量不变,所以分子平均速率不变,A正确,B错误,因为是等温变化,所以当竖直放置时,由于多了活塞的压力,所以压强变大,体积减小,压强变大,故气缸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平均作用力变大,C错误,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增大,故D正确,所以选AD;

(2)由图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a→b为等容过程,

根据查理定律得 ,33.6;体由状态b到状态c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Q>0,即气体吸收热量.

(3)V=1cm3的水的物质的量为:(1分)

其中含有的分子数个数为:(1分)

由以上两式可解:(1分)

代入数据解得:N=3×1022个(1分)

B:(1)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色散造成了,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故B错误;狭义相对论认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C正确,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平衡位置比较容易区分,所以造成的误差较小,故D正确,所以选CD

(2)设∠ABO=θ,由sinθ=得θ=30°,由n=,得β=60°

设紫光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为β′则:

由于,故β′>β,所以紫光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偏左.

(3)由图可知波长为:λ=4m

波速为:=2m/s(1分)

波从x=6m传到x=10m处需要的时间为:=2s(1分)

x=10m的质点还需要=1s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1分)

所以,一共需要的时间为:t=t1+=3s(1分)

C:(1)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A错误,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 ,六中可能,所以具有6中频率的光子,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正确,BC正确,黑体热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的升高向波长较小的方向移动,故D错误

(2)②③,①④(每空2分)

(3)木块与前车壁碰撞时,木块和车厢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撞后车厢的速度大小为v,取向右为正方向,有

mv0= m(- v0/2)v0+Mv     (1分)

解得:,方向向右 (1分)

L=t+vt                  (1分)

解得:      (1分)

点评:本题全面的考查了选考系列内容,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并正确应用,因此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要加强理解和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风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据勘测我国的风力资源至少有,因此风力发电是很有前途的一种能源。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设空气的密度为,水平风速为,某风力发电机每个叶片长为。设通过叶片旋转所围成的圆面内的所有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那么该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若某地平均风速为,所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空气密度,效率为;每天平均发电小时,则获得的电能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

试题分析:叶片旋转所形成的圆面积为 ,t秒内流过该圆面积的风柱体积为 

风柱体的质量为   ,风柱体的动能为 Ek=

转化成的电能为 E=

每天获得的电能: 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2所示,足够长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其横截面积为1×10-3 m2,汽缸内有质量m=2 kg的活塞,活塞与汽缸壁封闭良好,不计摩擦.开始时活塞被销子K固定于如图所示位置,离缸底12 cm,此时汽缸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1.5×105 Pa,温度为300 K.外界大气压为1.0×105 Pa,g=10 m/s2.现对密闭气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拔去销子K,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当它最后静止在某一位置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360 K,则这时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多少?

正确答案

18 cm

初始时刻,p1=1.5×105 Pa,T1=300 K,V1=12S

当活塞静止时,p2p0mg/S=1.2×105 Pa T2=360 K

根据:,即

解得:l2=18 c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各物体在所经历的过程中,内能增加的有  (    )

正确答案

BCD

子弹在射穿木块的过程中,摩擦生热内能增加;在绝热的条件下被压缩的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运动的两个小球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C、D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热机在工作中从高温热库吸收了8×106 kJ的热量,同时有2×106 kJ的热量排放给了低温热库(冷凝器或大气),则在工作中该热机对外做了    kJ的功,热机的效率    %.

正确答案

6×106 ;     7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所以在工作中该热机对外做功为,热机的效率为

故答案为:,7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个10m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g取10m/s2 .

正确答案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

  水吸收热量与温度变化满足关系

  

  由题意知,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

  

代入数据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铅弹以速度v="200" m/s 射入木块后停在木块中,木块没有移动。增加的内能的80%使铅弹的温度升高,铅弹温度升高多少?(C=1.3×102 J/kg℃)

正确答案

(123℃)

Q=mv2/2

Q=Cm△t

Q吸=0.8 Q        △t=123℃

下一知识点 : 核能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