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共101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4.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
知识点
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
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产生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正确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保温作用更强。
(2)
①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
②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③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
①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
②科技力量强;
③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
④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5.读图,回答问题。
(1)图7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
(2)据图8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7.图8中的信息,概况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正确答案
(1)盆地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省区1961年以来冬季日数统计曲线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省区大部分年份冬季“缩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冬季风势力减弱
C.距海近
D.纬度较低
4.2013年该省区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6天,利于( )
A.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
B.冬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避免病虫害灾害
D.秋作物的播种
正确答案
3.A
4.A
解析
3题: 读图可知,该省各年实际冬天日数与常年平均日数相比,在波动下降。距海远近、纬度位置对该省都是相对不变的,故C、D错误。
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暖冬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
冬季风势力减弱只是该省较其它地区冬季时长缩短的可能原因, B错误。
4题: 夏季高温日数偏多,可知该省容易发生干旱灾害,晴天日数增多,光照充足,利于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A正确;
旱情出现并时若及时灌溉,可延长其灌溉时间,为小麦粒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冬小麦产量,但旱情程度不同,对冬小麦的产量影响不同,B错误;
出现旱情期间,不可忽视小麦红蜘蛛、吸桨虫、条锈病等病虫害, C错误;
旱情对秋作物的正常播种极为不利,需要进行灌溉播种, D错误。
知识点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解释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