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 共534题
背景:【嫦娥二号升空,中华续写辉煌】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8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把嫦娥二号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这是这种推力更大的新型火箭第一次用于探月发射。这次发射也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嫦娥二号铺就了一条“快速路”,奔月时间比嫦娥一号减少7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嫦娥二号的太阳能帆板很快展开完毕,完成了独自奔月的第一个步骤。接下来,它还将经历修正轨道、空间环境探测、巡航、X频段测试实验、紫外导航试验等步骤。如果说嫦娥一号是为中国人开启通往月球之路的钥匙,嫦娥二号就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又一探路先锋。
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个探月工程下面分成五大系统,包括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发射场系统,这五大系统参与的人员有数万人。由于协调一致,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这体现了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和发展的,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三年前首次奔月的嫦娥一号一样,嫦娥二号依然是一颗绕月探测卫星;然而,嫦娥二号绝非嫦娥一号的简单重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未来的嫦娥三号实现“落月”充当先导,这才是嫦娥二号的使命。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继嫦娥一号完成以“绕”为目标的一期任务后,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将共同组成以“落”为目标的二期工程。
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寻访雷锋成长的足迹】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和共产党员。他从事过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他“服从革命需要和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并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 从雷锋成长的足迹中,你领悟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人生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悟雷锋精神的力量】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 品格,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又赋予新的内涵,奏响时代强音。
( 2) 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像雷锋在逆境中奋进,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像雷锋的成长既要自身努力,也要党和人民的培养等社会条件,还要个人服从社会、奉献社会。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人生道路上把握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像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从点滴小事做起,铸就人生辉煌。
(2)①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起积极促进作用。雷锋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 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能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应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②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就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成长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学习雷锋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学习雷锋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成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推动者;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成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创业者。
载人航天技术作为综合性的尖端科技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于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研究被列入了著名的高科技技术发展计划一一“863计划”。中央最后批准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采取“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发射几艘无人飞船和一艘有人飞船。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第二步,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我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中国航天发展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科研水平要求非常高,而且不能照搬别人的成果,只能靠自己探索、创新。在北京航天城,中国最好的火箭专家来了,最好的卫星专家来了.他们会聚到这里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用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火箭和飞船,把中国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并成功实现出舱行走!对于载人航天下一步计划,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今后还要搞空间实验室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任重而道远。
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发展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认识我国航天技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对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采取“三步走战略”,体现了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3)认识到“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今后还要搞空间实验室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任重而道远”并采取“三步走战略”,表明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和地位。
(4)瞄准世界先进科技,把载人航天技术研究列入“863计划”,体现了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不能照搬别人的成果。只能靠自己探索、创新”体现了创新精神。
水磨镇是汶川县南部的一个小镇,震前高耗能、高污染的工厂有六十多家,原本山清水秀的山谷终日被烟尘所笼罩。“5·12”大地震后,广东省佛山市开始对口援建。水磨镇将以怎样的形象重新在世人面前出现?
佛山援建者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研究和设计,他们想做的是对水磨镇脱胎换骨式的重建。他们在灾后重建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征作为重建的新标杆,遵循以人为本、修复生态、教育支撑、尊重历史、彰显民族特色和整体打造等原则,携手水磨镇人民发扬追求卓越的执著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奋战600多个昼夜,克服余震、飞石、泥石流等种种危险和缺水、缺电、交通阻塞等种种困难,整体移交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产业合理并具备了从农村到城市跨越雏形的重生后的水磨镇。
千年古镇展新颜,西羌名城迎宾客。2010年4月,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授予水磨镇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评语是:水磨重建奇迹,为世界贡献了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创新经验。
水磨古镇的重生是如何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千年古镇展新颜,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②援建者在水磨镇重建中克服重重困难,使水磨镇获得重生,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长达7个月的研究和设计, 600多个昼夜的奋战,实现了水磨镇脱胎换骨式的重建,说明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实现事物的发展。④援建者在水磨镇重建中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征作为重建的新标杆,实现了水磨镇发展的新模式,也成就了水磨镇全球灾后重建的最佳范例。这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上升和前进,要积极推动事物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发育滞后,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基础薄弱,配套不足,投资软环境欠佳:各地间的行政壁垒、市场壁垒和体制壁垒尚存。在产业转移大潮中,各地政府主导招商大戏,不少地区招商引资成为政府官员的头等大事,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为争项目,不顾区域产业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甚至相互拆台。为招商,不惜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盲目招商上当受骗、打着招商的幌子行害人勾当、将地方行政权力置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上等有损政府诚信和公信力的现象屡屡发生。
材料二: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和转移示范规划。目前,安徽正充分挖掘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三大地方文化资源,举办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节、九华山佛教交流等活动,以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说明做好产业转移应遵循的辩证法方法论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资源在产业转移中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坚持联系的方法论原则。要着眼于产业布局的整体规划,搞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要打破各地间的行政、市场和体制壁垒,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②坚持发展的方法论原则。要正确对待事物的量变,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及维护人民利益等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坚持矛盾的方法论原则。要具体分析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的特殊性,避免区域产业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效。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服务功能。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为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有利于搭建经贸合作平台,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