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5.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16.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和落回地面的速率v.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

解析

(1)在上升的过程中,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ma1
所以上升时的加速度为a1=,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
从上升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v2-v02=2a1x可得,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考查方向

竖直上抛运动.

解题思路

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向下,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向上,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过程求解上升的高度和下降的速度的大小.

易错点

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根据小球的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的大小,根据运动学的规律求解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v=

解析

(2)在下降的时候,对物体受力分析有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ma2
所以下降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2=
从开始下降到返回到原抛出点的过程中,根据v2=2a2x可得,
v==v 

考查方向

竖直上抛运动.

解题思路

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向下,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向上,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过程求解上升的高度和下降的速度的大小.

易错点

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根据小球的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的大小,根据运动学的规律求解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26.地面上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力F随高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为h,h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

正确答案

0或h;

解析

据题意,从图可以看出力F是均匀减小的,可以得出力F随高度x的变化关系:,而,可以计算出物体到达h处时力;物体从地面到h处的过程中,力F做正功,重力G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得:,而,可以计算出:,则物体在初位置加速度为:,计算得:;当物体运动到h处时,加速度为:,而,计算处理得:,即加速度最大的位置是0或h处。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因外力在均匀的减小,所以利用对称性结合物体的运动特点可知何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

先利用几何关系求得在物体最大高度的过程中的外力的平均值,在该过程中,外力的功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由此先表示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解得加速度的最大值.

易错点

首先要求学生要一定的分析能力,会用平均的思想来思考解答问题.同时要注意运动过程的对称性,结合数学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再者就是会用平均的思想来分析力做功的问题.

知识点

竖直上抛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m/s2)(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竖直上抛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0.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x=20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m/s。

       

求:

(1)A、B从开始运动到相遇所需的时间。

(2)A、B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正确答案

(1)0.5s

(2)0.05s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9.人民广场上喷泉的喷嘴与地面相平且竖直向上喷水,某一喷嘴的喷水流量Q=5L/s,水离开喷嘴时的速度v0=20m/s,不计空气阻力。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     )

A5L

B10L

C20L

D40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竖直上抛运动
下一知识点 : 竖直下抛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竖直上抛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