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
- 共1303题
下列各项资产减值损失中,以后期间该减值损失因素消失也不得转回的有( )。
A.存货跌价损失
B.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C.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D.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新会计准则规定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一般不得转回,但金融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进行处理,一般可以转回。
某公司自2010年1月1日开始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11年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自2012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15%。2011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2)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15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出售时一并计算应税所得;(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300万元。假定该公司2011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公司2011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00
B.150
C.495
D.3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当期应交所得税=(2000+700-300)×25%=6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700)×15%=-105(万元);2010年度所得税费用=600-105=495(万元)。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入账价值的有( )。
A.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B.对联营企业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
C.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
D.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其他选项中涉及的相关交易费用均应计入其初始入账价值。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10、2011年发生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1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的不可赎回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利息按单利计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年利率为6.4%。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未出现减值迹象。
(2)2011年1月1日,该债券市价总额为1200万元。当日,为筹集生产线扩建所需资金,甲公司出售债券的80%,将扣除5万元手续费后的款项存入银行;该债券剩余的20%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定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11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万元,预计为暂时性下跌。
(3)2011年3月10日,购入A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20万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4月20日收到A公司宣告并发放的现金股利8万元;年末甲公司持有的A公司股票的市价为150万元。
(4)2011年甲公司因违反税收规定被税务部门处以10万元罚款,罚款尚未支付。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5)2011年为关联方债务提供担保而确认负债1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担保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6)2011年获得公司债券利息收入8.5万元,因违反合同支付违约金5万元。
(7)2011年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5万元。
(8)甲公司2011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1)判断甲公司购入的乙公司债券应作为哪种金融资产核算并说明理由。
(2)计算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摊销额。
(3)计算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债券应确认的损益。
(4)编制2011年1月1日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分录。
(5)计算2011年甲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对当期损益及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6)计算2011年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甲公司购入的乙公司债券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理由:该债券为不可赎回债券且甲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
(2)2010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100×6.4%=70.4(万元)
应计利息=1000×10%=100(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100-70.4=29.6(万元)
(3)甲公司出售债券应确认的损益=(1200×80%-5)-(1000+100-29.6+1000×10%)×80%=18.68(万元)
(4)重分类日的会计核算
剩余债券账面价值=[1000+(100-29.6)+100]×20%=234.08(万元),剩余债券市价总额=1200×20%=240(万元),差额=240-234.08=5.92(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20%)200
―应计利息 (100×20%)20
―利息调整 [(100-29.6)×20%]14.08
―公允价值变动 5.92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
―应计利息 20
―利息调整 14.08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92
(5)2011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34.08×6.4%=14.98(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额=180-( 240+14.98)=-74.98(万元),2011年甲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当期损益的影响=14.98(万元),2011年甲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5.92-74.98=-69.06(万元)。
(6)①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1000-资料(3)(150-120)+资料(4)10+资料(5)100-资料(7)投资收益45]×25%=258.75(万元)
②计算暂时性差异影响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34.08+14.98)-180]×25%=17.27(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7.5(万元)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258.75+7.5=266.25(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266.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7.27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8.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27
解析
暂无解析
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购入B公司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票面年利率是5%,5年期,按年计提利息,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的价款是1005.35万元,另外,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为6%。
(2) 2009年1月6日,A公司出售该项债券投资的50%,售价为463万元,并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2009年2月20日A公司以445万元的价格出售所持有的B公司的债券。(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A公司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编制2009年2月20日出售债券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445
投资收益 1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63
借:投资收益 27.8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84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