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
- 共1303题
2006年1月1日,某企业以银行存款105000元购入面值为100000元、票面利率为12%、期限为五年的公司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该债券购入时实际利率为10.66%,每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第1年的利息调整数为807元,第5年的利息调整数为1218元。要求:编制2006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应收利息 12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07 投资收益 11193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为2005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4%,税法规定坏账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初涉及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
(1)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1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6年末市价10元,按新准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
(2)甲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将一刚完工的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新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6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按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之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3)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未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万元。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 2006年末“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06年1月1日初4 100万元购入面值4 000万元的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1月1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5)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 3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2007年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 1 995万元,发生的相关税费5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
(2)2007年5月,将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7年末每股市价13元。
(3)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预计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
(4)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
(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6)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
(7)2007年发生坏账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
(8)2007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
(9)2007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
(10)2007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不考虑本题所列事项以外的其他项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底,甲公司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1 391.875
B.1 549.375
C.1 225.875
D.1 274.1875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2007年末的甲公司各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650 450 200
应收账款 5760 6000 240
存货 2900 3000 100
投资性房地产 2850 1800 10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100 2000 1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4028.25 4028.25
固定资产 4320 5100 780
预计负债 560 0 560
其他应付款 100 100
总计 2350 1680
(6)计算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①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2 350×25%=587.5(万元)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287.5
其中:计入资本公积=1 100×25%=275(万元)
计入所得税费用=287.5-275=12.5(万元)
②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1 680×25%=420(万元)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是290万元,则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30(420-290)万元。
(7)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所得税处理的会计分录。
应纳税所得额=5000+(1 680-1 160)-[2 350-11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 2001+200
(现金捐赠)+100(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203.25(国债利息收入)=5 566.75(万元)
应交所得税=5 566.75×25%=1 391.68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12.5-130=-117.5(万元)
所得税费用=1 391.6875-117.5=1 274.18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 274.18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391.68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借:资本公积 2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75
福展公司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1月1日,购入甲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实际年利率为7%,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年度利息。福展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计划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12月31日,福展公司收到2011年年度利息600万元。根据甲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福展公司估计所持有甲公司债券的本金能够收回,未来年度每年能够自甲公司取得利息收入400万元。当日市场年利率为5%。
(2)4月10日,购买乙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00万元。福展公司取得乙公司股票后,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福展公司取得乙公司股票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没有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的计划。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3)5月15日,从二级市场购买丙公司股票200万股,共支付价款920万元。取得丙公司股票时,丙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
福展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福展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2元。
相关年金现值系数如下:
(P/A,5%,5)=4.3295;(P/A,6%,5)=4.2124;(P/A,7%,5)=4.1002;
(P/A,5%,4)=3.5460;(P/A,6%,4)=3.4651;(P/A,7%,4)=3.3872。
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P/S,5%,5)=0.7835;(P/S,6%,5)=0.7473;(P/S,7%,5)=0.7130;
(P/S,5%,4)=0.8227;(P/S,6%,4)=0.7921;(P/S,7%,4)=0.7629。
本题中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
(1)判断福展公司取得甲公司债券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说明理由,并编制福展公司取得甲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计算福展公司2011年因持有甲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判断福展公司持有的甲公司债券2011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说明理由。如应计提减值准备,计算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判断福展公司取得乙公司股票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说明理由,并编制福展公司2011年12月31日确认所持有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5)判断福展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说明理由,并计算福展公司2011年度因持有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福展公司应将取得的甲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理由:福展公司有充裕的现金,且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
贷:银行存款 9590.1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09.88(10000-9590.12)
(2)2011年应确认投资收益=9590.12×7%=671.31(万元)。
借:应收利息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31
贷:投资收益 671.31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利息 600
(3)2011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9590.12+71.31=9661.43(万元)2011年12月31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400×(P/A,7%,4)+10000×(P/S,7%,4)=400×3.3872+10000×0.7629=8983.88(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小于2011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减值准备。应计提减值准备=9661.43-8983.88=677.5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77.5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77.55
[提示] 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时,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4)福展公司应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理由:持有乙公司限售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福展公司取得乙公司股票时没有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没有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的计划,所以应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100×12-800)
(5)福展公司购入丙公司的投票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理由:有公允价值,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福展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所以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11年度因持有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200×4.2-(920-200÷10×0.6)=-6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在已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下列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的是( )。
A.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
B.贷款及应收款项的减值损失
C.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损失
D.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其他应收款
B.旧定资产
C.股权投资
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