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
- 共1303题
某公司自2010年1月1日开始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11年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自2012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15%。2011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2)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15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出售时一并计算应税所得;(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300万元。假定该公司2011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公司2011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00
B.150
C.495
D.3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当期应交所得税=(2000+700-300)×25%=6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700×15%=-105(万元);2011年度所得税费用=600-105=495(万元)。
A公司拟于2009年初购买一种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打算持有至到期日),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7%。现有三家公司计划于2009年年初发行3年期,面值均为1000元的债券。其中:
甲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格为1041元;
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
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0,债券发行价格为750元,到期按面值还本。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2) 计算乙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3) 计算丙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持有期年均收益率;
(4)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甲、乙、丙三种公司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根据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为A公司做出购买何种债券的决策。
已知:(P/F,7%,3)=0.8163;(P/F,6%,3)=0.8396;(P/A,7%,3)=2.6243
(P/A,6%,3)=2.6730;(F/P,8%,3)=1.2597
正确答案
(1) 甲公司债券的价值=1000×8%×(P/A,7%,3)+1000×(P/F,7%,3)
=1026.24(元)
令甲公司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为i,则:
1000×8%×(P/A,i,3)+1000×(P/F,i,3)=1041
当i=6%时
1000×8%×(P/A,i,3)+1000×(P/F,i,3)=1053.44
利用内插法可知:
(i-6%)/(7%-6%)=(1041-1053.44)/(1026.24-1053.44)
解得:甲公司债券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为6.46%
(2) 乙公司债券的价值=1000×(F/P,8%,3)×(P/F,7%,3)
=1028.29(元)
乙公司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1=7.29%
(3) 丙公司债券的价值=1000×(P/F,7%,3)=816.3(元)
丙公司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1=10.06%
(4) 如果债券价值低于目前的市价(或持有期年均收益率低于必要报酬率),则不具有投资价值;如果债券价值高于目前的市价(或持有期年均收益率高于必要报酬率),则具有投资价值。由此可知,甲债券不具有投资价值,而乙、丙债券具有投资价值。由于丙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高于乙债券,所以,应该购买丙债券。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确认的下列各项资产减值损失中,以后期间不得转回的有( )。
A.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B.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C.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D.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因资产减值而确认的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并不包括存货、金融资产等资产,这些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在其价值恢复时仍可转回。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2.5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22.5万元,保修费用项目余额25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15万元。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5万元,均为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产生。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20×2年有关所得税资料如下:
(1)20×1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1056.04万元,债券面值1000万元,每年3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4%。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10万元。
(3)因违反合同支付违约金30万元(可在税前抵扣)。
(4)企业于20×0年12月20日取得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按10年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20×2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
(5)20×2年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5万元。假定该项投资拟长期持有。
(6)存货年初和年末的账面余额均为1 000万元。本年转回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使存货跌价准备由年初余额90万元减少到年末的20万元。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抵扣。
(7)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4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本年实际发生保修费用60万元,预计负债余额为8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
(8)甲公司为开发A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6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该研究开发项目形成的A新技术符合上述税法规定,A新技术在当期期末达到预定用途。假定该项无形资产从20×3年1月开始摊销。
(9)10月10日,甲公司与部分职工签订了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该协议签订后,甲公司不能单方面解除。根据该协议,甲公司于20×3年3月1日起至20×3年6月30日期间向辞退的职工一次性支付补偿款10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项辞退福利有关的补偿款于实际支付时可税前抵扣。
(10)至20×1年末止尚有60万元亏损没有弥补,其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5万元。
(11)假设除上述事项外,没有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计算20×2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
计算20×2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
①20×1年
实际利息收入=1056.04×4%×9/12=31.68(万元)
应收利息=1000×6%×9/12=45(万元)
利息调整=45-31.68=13.32(万元)
②20×2年
前3个月
实际利息收入=1056.04×4%×3/12=10.56(万元)
应收利息=1000×6%×3/12=15(万元)
利息调整=15-10.56=4.44(万元)
后9个月实际利息收入=(1056.04-13.32-4.44)×4%×9/12=31.15(万元)
③20×2年实际利息收入合计=10.56+31.15=41.71(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关于金融资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C.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在以后期间可以转回
D.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期末不计提减值损失,直接按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