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小车质量为M=2.0kg,带有光滑的圆弧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0.5kg,与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BC部分总长度为L=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物块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小物块恰好可运动到C点.试求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

(2)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仍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试求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设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为h,根据动能定理有mgh=μmgL,解得:h=8.0×10-2m.

(2)设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小物块的速度为v1,小车速度为v2,对系统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v1-Mv2=0;根据功能关系有:μmgL=mgh-(mv12+Mv22);

由以上各式,解得:v1=0.80m/s.

答:(1)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为8.0×10-2m;

(2)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80m/s.

解析

解:(1)设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为h,根据动能定理有mgh=μmgL,解得:h=8.0×10-2m.

(2)设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小物块的速度为v1,小车速度为v2,对系统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v1-Mv2=0;根据功能关系有:μmgL=mgh-(mv12+Mv22);

由以上各式,解得:v1=0.80m/s.

答:(1)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为8.0×10-2m;

(2)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80m/s.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M=2m的A球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B球以水平速度v0撞向A球,后以水平速度沿相反方向被弹回.则(  )

AA球获得的速度为,此过程两球的总机械能不变

BA球获得的速度为,此过程两球的总机械能不变

CA球获得的速度为,此过程两球的总机械能减少

DA球获得的速度为,此过程两球的总机械能减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以碰撞前B球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A

又M=2m

解得A球获得的速度:vA=

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为:Ek=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为:Ek′=+=

可见,此过程两球的总机械能减少.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2m、高度为h的光滑弧形槽末端水平,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从弧形槽顶端静止释放,之后与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1)小球A滑下后弧形槽的速度大小;

(2)小球A、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正确答案

解:(1)小球滑下过程,对小球和圆弧槽系统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mv1-2mv2

系统机械能守恒mgh=+

联立解得v1=,v2=

(2)小球AB发生非弹性正碰,对AB系统

由动量守恒mv1=2mv3

系统机械能守恒△E=-

联立解得△E=

答:(1)小球A滑下后弧形槽的速度大小

(2)小球A、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

解:(1)小球滑下过程,对小球和圆弧槽系统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mv1-2mv2

系统机械能守恒mgh=+

联立解得v1=,v2=

(2)小球AB发生非弹性正碰,对AB系统

由动量守恒mv1=2mv3

系统机械能守恒△E=-

联立解得△E=

答:(1)小球A滑下后弧形槽的速度大小

(2)小球A、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汤姆孙对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C、轻核骤变反应方程有:

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短

(2)某进行军事演习的炮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v0匀速行驶,从船上以相对海岸的水平速度v1向正后方射出一质量为m的炮弹,发射炮弹后艇的速度为v2,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

A、Mv0=(M-m)v1+mv2B、Mv0=(M-m)v2-mv1

C、Mv0=(M-m)v1-m(v2+v1

D、Mv0=M(v1-v2)+mv2

正确答案

D

B

解析

解:(1)A、汤姆孙对电子,得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并没有得出原子核内部结构.故A错误.

B、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而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B错误.

C、该核反应方程电荷数不守恒、质量数不守恒.故C错误.

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辐射的光子能量大,则光子频率大,波长短.故D正确.

故选D.

(2)炮弹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v0=(M-m)v2-mv1.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①D  ②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A、B、C,质量分别为mA=mC=2m,mB=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 (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

(1)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2)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正确答案

解:(1)A、B被弹开的过程中,AB系统动量守恒,设弹开后AB速度分别为vA、vB,设三者最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A+mB)v0=mAv+mBvB

  mBvB=(mB+mC)v

三者动量守恒得:(2m+m)v0=(2m+m+2m)v

   所以

(2)B与C碰撞前后,机械能的损失为:

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则:

代入数据整理得:

答:(1)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

(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解析

解:(1)A、B被弹开的过程中,AB系统动量守恒,设弹开后AB速度分别为vA、vB,设三者最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A+mB)v0=mAv+mBvB

  mBvB=(mB+mC)v

三者动量守恒得:(2m+m)v0=(2m+m+2m)v

   所以

(2)B与C碰撞前后,机械能的损失为:

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则:

代入数据整理得:

答:(1)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

(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下一知识点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