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量守恒定律
- 共5880题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一小金属块以水平速度v0滑到平板车上,在0~t0时间内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小金属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
(2)小金属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小金属块刚好没滑离平板车,则平板车的长度为多少。
正确答案
(1)以平板车和小金属块为研究对象,由平板车和小金属块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得:
(3分)
(2))以小金属块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
代入数据得
(3分)
(3)设小金属块与平板车最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代入数据得
(3分)
由能量守恒得
(3分)
略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自左向右等距依次静止放置着质量为m(n=1,2,3……)的一系列木块,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以速度v与第一个木块相碰,并依次碰撞下去,且每次相碰后都粘在一起运动.要使物体A剩余的动量减为碰前动量的1/32,则应发生碰撞的次数为多少.
正确答案
5次
∴n=5
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1kg的小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v=1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曲面,质量m=0.5kg的小物块B从其上距水平台面高h=0.8m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5,l=1.0m.设物块A、B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
(1)求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
(3)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弹簧恢复原长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试求出物块B第n次碰撞后的运动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1)设物块B沿光滑曲面下滑到水平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h=mv02,
解得:v0==
=4m/s,
设物块B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中因受摩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μmg=ma,
设物块B通过传送带后运动速度大小为v,有:v12-v02=-2al,
解得:v1=3m/s>v=1m/s,则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3m/s;
(2)设物块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A、vB,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A+mv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2=
mvB2+
MvA2,
解得:vA=-2m/s,vB=1m/s,(vA=0m/s,vB=-3m/s不符合题意,舍去)
即碰撞后物块B在水平台面向右匀速运动,设物块B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l',则有:
0-vB2=-2al′,
解得:l′=<l,
所以物块B不能通过传送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
(3)当物块B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速度为零时,将会沿传送带向左加速.可以判断,物块B运动到左边台面是的速度大小为vB,继而与物块A发生第二次碰撞.
由(2)可知,vB=v1,
同理可得:第二次碰撞后B的速度:vB1=vB=(
)2v1,
…
第n次碰撞后B的速度为:vB(n-1)=()nv1=(
)n×3=)=(
)n-1m/s;
答:(1)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3m/s.
(2)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不能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
(3)物块B第n次碰撞后的运动速度大小为()n-1m/s.
(14分)一静止的核衰变为
核时,只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
的质量为MT,α粒子质量为Mα,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动能,求放出的α粒子的初动能。
正确答案
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4分)
根据能量守恒得 (5分)
解以上方程可得
本题考查的是衰变过程的能量动量关系问题,根据衰变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均守恒,可以解出α粒子的初动能。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形容器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容器左侧靠着竖直墙壁,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容器顶端A无初速释放,小球能沿球面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球面底部B的距离为3R/4,小球的运动在竖直平面内。求:
(1)容器的质量M
(2)竖直墙作用于容器的最大冲量。
正确答案
(1)在A球释放到B点时,M未动,对A由机械能守恒有:
mgR=mv02(2分)
此后A继续向右运动,但B在A给它作用力情况下,离开墙壁向右运动,
对A、B系统: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mv0="(M+m)" v1(2分)
由机械能守恒得:
mg·R=mv02-(M+m) v12(2分)
由以上三式解得v0= M=3m(2分)
(2)由于在A球释放到B点时,M未动,此后M离开墙壁向右运动,所以对A、B系统来讲,由动量定理知,竖直墙对容器的最大冲量为A球水平动量的变化,
即Im=mv0
代入v0得Im=m(2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