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 共35题
10.伴随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至6.9%,“中国经济硬着陆”“做空中国”的唱衰论调卷土重来。“形者,状况也;势者,趋势也”,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这是因为( )
①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解析
形者,状况也,体现了相对静止,势者,趋势也,强调绝对运动;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是因为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材料中体现的是主要方面,不是主要矛盾;
②形者,状况也,体现了相对静止,势者,趋势也,强调绝对运动;
③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是因为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
易错点
①本题容易误选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本题不容易理解的意思是材料中体现的是主要方面,不是主要矛盾。
知识点
20.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如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这里的“变易”和“不易”分别表明
①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②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世界是对立统一的
正确答案
解析
易代表的是运动,无论是“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都表明运动的绝对性,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体现运动的规律性,①②入选,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静止的内容,③④排除,故选A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明确材料内涵,正确把握材料,然后结合题肢,排除与题无关以及说法错误的选项,解出答案。
易错点
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古语的理解是关键。题干中的“易”,无论是“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都指的是绝对运动的状态。
知识点
21.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关于“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
③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1、规律具有客观性,不可以改造,②说法错误,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②④。
2、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矛盾的特色性;
3、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说明运动也有相对静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矛盾的特色性;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说明运动也有相对静止。
易错点
1、本题容易误选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
2、本题不容易理解的意思是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
知识点
5.形者,状况也;势者,趋势也。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这是因为( )
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④事物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
解析
题中所问为:看形,更要看势的原因,势意为趋势,因此在强调事物的运动性,所以可选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解读中国经济要看势,就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即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②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主要矛盾的表述都和题干意思无关,因此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难度较大,题肢的四个选项中分别从运动、真理、矛盾、规律四个角度来进行表述,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照题干材料,尤其要读懂材料意思,理解出题人意图,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易错点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但二者都与材料无因果联系,因此可以排除,此题的易错点在于要读懂材料古文意思,然后做题很容易排除无干选项。
知识点
21. 网友纷纷引用泰戈尔的诗映射当今的雾霆天气一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大街上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网友如此吐槽折射出人类活动没有正确处理好:
正确答案
解析
雾霆天气的形成与人类污染环境有关,所以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故A正确;人为事物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事物,自在事物是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事物,材料没有涉及这两类事物的关系,所以B不符合题意;否定与肯定是对已经存在的事物的态度与做法,材料没有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也未体现出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唯物论中的自然界的客观性,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题思路
依据材料的意思,不难得出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确结论;当然,通过剩余三个选项的理解,能够发现它们与材料并无联系。
易错点
本题的难度主要在于对材料的理解与领悟,以及对题肢的正确理解。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