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进行蒸发结晶操作时,应将溶液蒸干

D进行称量操作时,应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后进行过滤

B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CO32-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水的是

①分液漏斗②蒸馏烧瓶③冷凝管④容量瓶⑤蒸发皿⑥长颈漏斗

A②⑥

B①④

C③④

D③⑤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实验操作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以加入NaOH溶液,再分液

B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以用无水CuSO4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甲、乙两人用同一瓶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甲将锥形瓶用氢氧化钠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移液管移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水珠的锥形瓶中,其它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甲、乙两人的操作中(双选)……()

A甲操作有错

B乙操作有错

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

D乙实际测得数值较正确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过量的碱充分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同浓度盐酸润洗,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

B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常用分液法

C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最后可得到氯化铝晶体

D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后,再加入待测液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Na+,不含K+

B做焰色反应的铂丝,每实验一种样品都需用水洗2—3次

C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来代替

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离子的性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北京宣武二测,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苯酚溅到皮肤上会有灼痛感,马上用NaOH溶液清洗

②实验中,点燃CO前应首先检验CO的纯度

③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④做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把尾气通过NaOH溶液,防止污染空气

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

⑥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⑦白磷(P4)和Na都应保存在水中

A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子灭火

C氯水可以用无色透明的试剂瓶盛装保存

D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