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I.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有: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Ⅱ.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0.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 2Mn2+5SO42+3H2O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2)选何种指示剂        。(填序号)

①甲基橙    ②酚酞  ③石蕊   ④不用指示剂

(3)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

(b-a)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       (填“多”或“少”)。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浓度       (填“大”或“小”)。

(4)无论是KMnO4溶液往NaHSO3溶液中滴,还是NaHSO3溶液往KMnO4溶液中滴,在其他操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①取用NaHSO3溶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NaHSO3溶液润洗

②取用KMnO4酸性溶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KMnO4酸性溶液润洗

③滴定过程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④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正确答案

(6分)I  B  Ⅱ(1)碱式(2)④(3)少 小(4)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该反应属      反应。(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

(4)通过           现象,说明该反应为             热反应。

正确答案

(1)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

(2)复分解

(3)玻璃片上结冰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        有少许刺激性气味

(4)结冰      吸

(1)由于是固体与固体反应,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复分解反应

(3)因反映吸热降低了水的温度使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有氨气放出有少许刺激性气味;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

(4)结冰;吸;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 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高一年级同学给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1)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1所示,该魔术中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氨气具有还原性       D .氨水显碱性          

E.氨气极易溶于水

道具如图2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魔术二 “滴水生火”、“吹气生火”

道具如图3所示,在蒸发皿上放一小团脱脂棉,在里面裹入一种淡黄色的化合物,对着脱脂棉吹气或者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一会脱脂棉会燃烧起来。淡黄色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吹气生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淡黄色化合物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即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D.即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

(3)魔术三 “蔬菜汁”变“橙汁”变“西瓜汁”

道具如图4所示,在浅绿色的“蔬菜汁”中滴入浅黄绿色的A,溶液变为“黄色橙汁”, “橙汁” 里面有   离子,向“橙汁” 里加入无色溶液B 溶液变为“红色西瓜汁”其离子方程式                      

有同学说,直接在“蔬菜汁”中加入NaOH会看到                       的现象,其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正确答案

(1)红色  (1分)B.C.D (2分)   

CO2 + NaOH="==" Na2CO3 + H2O    (2分)

(2)Na2O2 (1分)

Na2O2  +CO2   ="==" Na2CO3 +   O2 (2分)

C(1分)

(3)Fe3+ (1分)  Fe3+ +  SCN-  ="==" Fe3+(SCN)3       (2分)

先有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2分)

4Fe(OH)2 + O2 + H2O="==" Fe(OH)3    (2分)

(1)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遇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成红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有B、C、D;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O2 + NaOH="==" Na2CO3 + H2O;

(2)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吹气生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O2  +CO2   ="==" Na2CO3 +   O2;在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为氧化剂同时又作为还原剂;

(3)在浅绿色的“蔬菜汁”中滴入浅黄绿色的A,溶液变为“黄色橙汁”, “橙汁” 里面有;向“橙汁” 里加入无色溶液B 溶液变为“红色西瓜汁”其离子方程式为:Fe3+ +  SCN-  ="==" Fe3+(SCN)3 ;直接在“蔬菜汁”中加入NaOH会看到:先有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其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OH)2 + O2 + H2O="==" Fe(OH)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每空2分) 

(1)有以下几种试剂: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品红溶液  D.CaCl2溶液

选用合适的试剂鉴别下列两组物质(填字母代号)。

①SO2和CO2 ________     ②Na2CO3和NaHCO3 ________

(2)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教科书中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浓硫酸的稀释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E.用充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

正确答案

(1)① C (2分)  ② D(2分) (2)CDE (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实验室需配制230mL 0.8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30 mL 1.0mol/L的NaOH溶液(容量瓶的规格通常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

(2)假设在配制过程出现如下其中的一种情况,而其他操作正确,则其中一种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 ___;

③若在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       

正确答案

(10分)(每空2分)(1)①  8g ;② 250ml

(2)① 偏小;②  偏大 ;③ 偏小

(1)因为容量瓶无230 mL规格的,所以配制时应选用250 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实际应称NaOH质量8g;

(2)①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相当于稀释,溶液浓度偏低;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即实际上溶液体积减少了,溶液的浓度偏高;③若在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导致实际所称量氢氧化钠质量减少,即溶质减少,溶液的浓度偏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E.用10mL的量筒量取4.80mL的浓硫酸  

F.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及时吸人新鲜的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正确答案

(4分)B、D、F(错选不给分,少选1个给2分,少选2个给1分)

A中银不溶于硫酸,不可以,应选用稀硝酸;C中浓硫酸本来是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同样是强腐蚀性的,不可以,错误;E中量筒属于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数,不可能量取4.80ml,错。其余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

b.过滤操作过程中,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

c.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在量筒中衡稀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2)现有六种气体:H2、O2、NH3、SO2、NO2、NO。可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

①若气体从B口进入,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烧瓶中注满水,则气体应该从___(填写“A”或“B”)口进入,可以收集的气体是_____。

正确答案

(1)ad(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①H2、NH3(2分)

②B(2分)   H2、O2、NO(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试题分析:(1)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a正确;b.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只能用来引流,不能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b错误;c.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所以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不正确;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则溶液的体积增加,因此所得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答案选ad。

(2)①作气体的收集装置时,当从B口通入气体时,相当于采取的是向小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的气体密度应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气体与空气不反应,所以符号条件的是氢气和氨气。

②若在烧瓶中注满水,则气体应该从B口进入,所以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水反应,也不能溶于水,NH3、SO2、NO2、都和水反应,所以可以收集的气体是H2、O2、N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分)I.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②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③石油的分馏实验中,需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以控制液体温度

④用瓷坩埚熔化各种钠的化合物

⑤测溶液大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⑥向NaOH溶液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不同

⑦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

II. (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来制备SO2并利用实验现象来检验其还原性,制备SO2时选用的试剂为Cu和浓H2SO4。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浓H2SO4表现的化学性质有                    

(3)该同学利用实验现象来检验SO2的还原性,则选用的试剂为    

A.双氧水(H2O2)         B.品红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检验SO2还原性的试管中的现象为                          

正确答案

Ⅰ.②③④⑤(4分,错选倒扣分,不出现负分)

II..(6分) (1)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2分)

(2)酸性 强氧化性(2分))        

(3)D(1分)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某学生需要用0.5mol·L-1的NaCl溶液80mL ,并到实验室进行配制。试回答下列各题。

(1)经计算,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________g。

(2)若用NaCl固体配制溶液,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配制过程有以下操作:A.移液,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下列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某学习小组甲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和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测定某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测量溶液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请回答:

(1)实验时量取10.00mL氨水样品,配制成100mL待测氨水,则该步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量取20.00mL上述溶液倒入洁净干燥锥形瓶中,连接好DIS系统。如果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_______(填“是”“否”“不能确定”)。

(3)①滴定管盛放盐酸前,要先__________________,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后,再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盐酸调整液面至凹液面的最低点处于滴定管的_________________。

②向锥形瓶中滴加0.10mol·L1的盐酸,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的曲线图。

写出氨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氨水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4)另一学习小组乙认为上述测量结果仍存在一定误差,因为生成的NH4Cl 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而使NH4+浓度下降,这样,恰好完全反应时NH4+浓度不是最大值,溶液导电性就不是最大值。你认为乙学习小组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共13分)

(1)碱式滴定管、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5分)

(2)否(1分)

(3)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1分),用所要盛放的盐酸润洗2~3次(1分),“0”刻度或“0”刻度以下(1分);

②NH3.H2O +H+=NH4++H2O (1分);1.00mol/L(1分)

(4)不正确(1分),因为NH4+水解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1分)。

下一知识点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