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性态
- 共192题
甲钢铁总厂是一家老企业。1990年,该厂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产品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虽然总厂亏损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可是各个分厂报表中的所有产品却反映盈利,因此工人和干部的奖金照发,一点也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和总厂亏损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该厂采用“计划价格”来进行厂内核算,这个价格严重背离了市场,依据这个价格进行的核算反映不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效率。从2001年开始,该厂开始推行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内部改革。在企业内部,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的计划价格一律按市场价格核算,改变过去从前向后逐道工序核定成本的传统做法,从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开始,从后向前测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标成本,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全厂最终形成一个目标成本网络体系。此项改革,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甲钢铁总厂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是:1.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为基础,提出目标利润;然后据此倒算企业必须控制的成本,即目标成本。2.将相应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在全厂范围内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直到个人,以此作为各级的工作目标和总厂对各级进行考核奖惩的依据。真正形成了“市场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3.实行“成本否决”的奖惩制度,即完不成成本指标,别的工作干得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以成本和效益作为分配和对干部业绩进行考评的标准。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甲钢铁总厂还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一是精简机构.2001年至2005年,总厂和分厂的管理科室从503个减少到389个,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4%下降到129k,;二是充实和加强财务、销售、计划、外经、预决算、审计等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和理顺了管理职能;三是实现“卡两头、抓中间”的管理方法――这“两头”一头是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燃料的价格、质量,另一头是把住产品的销售关,建立集体定价制度,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抓中间”就是抓工序环节的管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通过推行和不断完善市场核算机制,甲钢铁总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5年至2008年,该厂产量增加1倍,销售收入增加1 2倍,利税增加2倍,走出了一条主要靠内部挖潜、内部积累实现国有资产迅速增值的良性发展道路。从上面介绍情况来看,按照SWOT分析方法,2000年甲钢铁总厂应该采取( ),以利于生存和发展。
A.并购战略
B.成本领先战略
C.差异化战略
D.多元化战略
正确答案
B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考察战略的选择。2000年甲钢铁总厂主要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属于TW组合(威胁和劣势),应该采取收缩或完全退出该产品市场的战略,但该企业的劣势并不是真正的劣势,可以通过努力变成优势,因此.应当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答案为B。
在月(季)度成本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
B.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C.通过主要技术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D.通过对管理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找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E.分析其他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下面不属于局部成本偏差的是( )。
A.月度(或周、天等)核算成本偏差
B.专业核算成本偏差
C.分部分项作业成本偏差
D.实际总成本与计划总成本偏差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1Z202011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解析] 局部成本偏差包括项目的月度(或周、天等)核算成本偏差、专业核算成本偏差以及分部分项作业成本偏差等。
以下关于成本估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46) 。
A.一般不考虑关于风险应对方面的信息
B.针对项目使用的所有资源来估算计划活动成本
C.成本一般用货币单位(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来表示
D.估算完成每项计划活动所需资源的近似成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要点解析] 为了完成项目,需要估算所有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成本的总和,这就是成本估算过程的任务。项目通常会以货币单元的形式来表示出来(如人民币、美元和欧元等),这样比较方便项目的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需要根据活动资源估算中所确定的资源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设备、材料、服务、风险应对措施所需的成本、质量成本等,以及市场上各种资源的价格信息和通货膨胀因素)来进行。成本估算人员应考虑有关风险的因素,因为风险的应对措施需要成本,风险也几乎总是增加成本和延迟进度。
综上所述,选项A的说法有误。
下列属于建设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的是,( )。
A.投资控制和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
B.质量控制
C.设计成本控制和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
D.与建设项目总承包方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E.信息管理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暂无解析
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采取措施纠正成本偏差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A.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B.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
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
D.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E.考核成本降低的实际效果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如下:(1)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2)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3)预测。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4)纠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5)检查。是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某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商在项目组织设计中,确定了主要工作流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工作流程的有( )。
A.施工作业流程
B.采购工作流程
C.成本控制流程
D.质量控制流程
E.工程变更工作流程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暂无解析
成本控制的功能包括( )。
A.投标估算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B.计划施工成本与计算实际成本
C.根据工程的进展进行总成本预测
D.根据工程的进展进行施工成本预测
E.编制资源需求量规划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年度成本分析的重点是()。
A.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以保证下一年度成本目标的实现
B.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C.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
D.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背景资料】
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担了一机电工程项目的安装任务,合同工期为120天,合同价款为300万元。
该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自身的技术水平为该工程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该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中,项目经理部在编制完成资源需求量计划后,确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在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后,拟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该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采取了一定的控制管理措施,在具体的施工成本管理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1)加强施工调度;
(2)编制安全使用计划,确定施工成本管理目标;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4)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问题】1.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并改正。
2.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别是以何为对象进行编制的
3.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可归纳为哪几类以上四项具体措施应归人哪一类
4.施工成本管理的环节主要有哪些
5.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妥。
(1)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自身的技术水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正确做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2)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在编制完成资源需求量计划后,确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
正确做法: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后才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3)不妥之处:在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后,拟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正确做法:拟订施工方案后才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2.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而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3.施工成本管理措施可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
(1)加强施工调度属于组织措施。
(2)编制安全使用计划,确定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属于经济措施。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属于技术措施。
(4)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属于合同措施。
4.施工成本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
(1)施工成本预测;
(2)施工成本计划;
(3)施工成本控制;
(4)施工成本核算;
(5)施工成本分析;
(6)施工成本考核。
5.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