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共1056题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④先王之政不需改变
[ ]
正确答案
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 ]
正确答案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
正确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
正确答案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这种观点的依据在于
①《道德经》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②道家是最早探讨世界本原的学派
③道家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④道家思想对国人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的深远影响
[ ]
正确答案
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 ]
正确答案
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勋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
正确答案
2009年,这无疑是中国文化最哀恸的一年,任继愈、季羡林、欧阳山尊、贝时璋、钱学森、杨宪益,一年间,六位大师先后远行,让中国文化的朗朗晴空顿时陷入阴霾。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学家,他们关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使诸侯们能进行战争,用武力统一国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些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描述的“他们”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