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共1056题
1
题型:
单选题
|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把“道”看做是世界万物之本原,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韩非指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法之内……”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把“道”看作是世界万物之本源,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
[ ]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有古语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所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下列观点与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相违背的是
[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选项中,与“小国寡民”无关的是
[ ]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