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孩,1岁。发热伴咳嗽,气促7天,自出生后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多次患肺炎。查体:T38℃,P120次/分,R50次/分,消瘦,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骨左缘上方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3cm,质中,脾肋下未触及,手指甲床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最可能患的心脏病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房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动脉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胸骨左缘上方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手指甲床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考虑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时由于主动脉流入了肺动脉,使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而导致脉压增宽,出现周围血管征,即甲床毛细血管搏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孩,1岁。发热伴咳嗽,气促7天,自出生后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多次患肺炎。查体:T38℃,P120次/分,R50次/分,消瘦,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骨左缘上方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3cm,质中,脾肋下未触及,手指甲床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该患儿手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是由于

A动脉收缩压降低

B动脉舒张压升高

C动脉收缩压升高

D动脉舒张压降低

E肺动脉向动脉分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胸骨左缘上方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手指甲床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考虑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时由于主动脉流入了肺动脉,使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而导致脉压增宽,出现周围血管征,即甲床毛细血管搏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麻疹疫苗初种年龄是

A2个月

B3个月

C8个月

D1个月

E生后23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麻疹疫菌初种年龄为8个月,1.5-2岁时应再次接种。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从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12-5-9所示,S为波源,M、N为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点没有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增大波源的频率②减小波源的频率③将N板向上移动一些④将N板向下移动一些

以上方法正确的是()

图12-5-9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同一介质中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的横波互相叠加,则()

A波峰与波谷叠加的点振动一定是减弱的

B振动最强的点经过T后恰好回到平衡位置,因而该点的振动是先加强,后减弱

C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相间隔分布,且加强区和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D加强区的质点某时刻位移可能是零

正确答案

A,C,D
下一知识点 : 波的干涉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波的衍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