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体的内能
- 共460题
1g 100℃的水与1g 100℃的水蒸气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g 100℃的水要变为1g 100℃的水蒸气,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A错误.
B、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100℃的水与1g 100℃的水蒸气温度相同,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和总动能都相同,1g 水蒸气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故它们的分子势能总和不同,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BD.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均有关,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小,故A错误;
B、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均有关,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可能变化,故B错误;
C、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高,内能大的物体温度可能低,故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正确;
D、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不一定大,不一定能够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食盐晶体熔化成为液态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食盐(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温度保持不变,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
B、单个分子的动能变化具有随机性,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因而内能增加,故分子势能的增加,故C正确.
D、食盐晶体分子势能的增加,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014•巫山县校级模拟)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 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尺度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故A错误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是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B.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的
C.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湍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此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故A错误;
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这是统计规律,具体到少数个别分子,其速率的变化不确定,因此仍可能有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故B正确;
C、物体的内能指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故C正确;
D、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化情况不知,根据气态方程可知,其压强的变化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