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_构造,分析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乙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________,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________。

(4)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爆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5)丁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陆间;海陆间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向斜;向斜的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海沟;消亡边界

(4)B

(5)块状山地;庐山、泰山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其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__________,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正确答案

(1)大陆坡;坡度较陡

(2)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

(3)偏南风

(4)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5)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①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为砂质海岸,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③处为珊瑚礁海岸,它与红树林海岸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海岸。

(3)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场,分析其发展晒盐业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南岛已被国家确定为“国际旅游岛”,这将促进其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在大规模开发海岸带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架;大洋盆地(海盆)

(2)筑港;坡缓水清,生物

(3)地势平坦,滩面宽阔;位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量大

(4)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加强人海污染源的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              。据图1、图2,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F是                        

(2)当图1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3)图3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图3,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4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2、图4,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图2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沟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而形成,有便利的海运。交通条件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煤、铁产地)

(2)

(3)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

(4)原因:M岛位手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垣,利于农业发展。

(5)

(6)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  

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郊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光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城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交化(变暖)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海底地形的形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