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

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入秋后,地面净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下降,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

递,不同季节地温(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随深度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我

国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5.3℃)监测3月和9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

成3~4题。

3.该监测点冬季和夏季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出现在

A0m

B2m

C4m

D6m

4.如果a、b表示3月或9月,该监测点

Aa月期间地表温度渐低

Bb月期间地表温度渐高

Ca月期间正午物影渐短

Db月期间白昼时间渐长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冬季地表温度最低,在一定深度内地温向下增加;夏季地表温度高,在一定深度内地温向下降低,所以地表冬夏温差最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某地冬季和夏季的地温变化规律,并总结出冬季和夏季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范围,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对比冬季和夏季地温变化曲线,即可做出正确判断。

易错点

能正确读图,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判断地表温度比浅层地下的温度高,故a表示3月份,b表示6月份,故a月期间地表温度渐高,同理B月期间地表温度逐渐降低,a月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月期间太阳知识点向南移动,白昼时间逐渐变短,故ABD错误,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温的变化与不同月份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判断地表温度比浅层地下的温度高,故a表示3月份,b表示6月份,故a月期间地表温度渐高,同理B月期间地表温度逐渐降低,a月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月期间太阳知识点向南移动,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易错点

本题解题关键是判断出a月为3月份,b月为9月份,在根据题设即可正确判断出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4 分

(十一)台风每年都会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时,伴有特大暴雨,给当地造成洪涝灾害。右图为2013年台风“菲特”登陆我国浙江福建交界处时的路径图。

29.2013年10月7日凌晨,上海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0.台风登陆给浙、闽等地带来了特大暴雨,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暖湿气流遇陆上冷空气形成降雨

B.海洋暖湿气流受陆上地形抬升形成降雨

C.气旋内气流辐合上升形成降雨

D.陆地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形成降雨

正确答案

29.D

30.C

解析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旋和反气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8.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和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以下有关辽宁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速大小变化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有关

B风速大小与地形、距海远近等因素有关

C山区风速变化大,沿海风速变化小

D风速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向北递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影响风速大小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与等压线的密集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垫面性质相关。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 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5.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1.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分析,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8.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压带和风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30.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6.读海平面等压线图。

甲地此时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上图中(    )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南、北美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读某区域某日局部降水量预报图。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中雪,乙地中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图1中(    )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4.此次暴风雪(    )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25.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1月,甲地

B.4月,乙地

C. 9月,丙地

D.11月,丁地

正确答案

23.C 

24.C 

25.D

解析

23.③过程,气流接触面上下两侧气流运动方向相同,类似于暖锋天气系统。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即形成地形雨。图中降水的强弱主要和湖面的大小,水汽的多少相关;该题解题的关键是冬季湖面表面温度较陆地表面温度高,从而形成带有丰富水汽的暖气团,在冷空气的助推下向前运动,当遇到地形阻挡时,暖空气被抬升,从而产生丰富降水.①气流为冷气流,其气流的强弱不能决定降水量多少,②环节可以用RS技术监测,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地形抬升。

24.暴风雪属于气象灾害,旱灾也属于气象灾害,因此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暴风雪不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等内力作用,可以通过削弱太阳辐射,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此处没有海洋,因此不对海洋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25.该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暴风雪出现的时间及大湖效应发生的地点,暴风雪应发生在北半球秋冬季,而发生大湖效应的地点应位于冷空气的迎风坡,并且经过湖面。从选项可知,位于1、11月位于秋冬季节,丁地位于冷空气的迎风坡,并且经过湖面,故D项正确。

知识点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
下一知识点 : 人文地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地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