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可作为对抗血栓的首选的是

A肝素

B维生素K

C阿司匹林

D链激酶

E华法林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肝素(UFH)与低分子肝素(LMWH):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起效迅速,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主要药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阿替普酶

B华法林

C肝素

D维生素K

E氯吡格雷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药物是氯吡格雷。只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华法林。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肝素。维生素K是促凝血药,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是纤维蛋白溶解药,具有溶栓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可增强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肝素

C尿激酶

D华法林

E鱼精蛋白

正确答案

A

解析

高剂量阿司匹林与胰岛素、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合用,具有降血糖作用而增强降糖效果,且能与磺酰脲类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阿司匹林的作用是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促进四氢叶酸类辅酶的循环利用

C抗凝药过量引起的出血

D促进纤溶

E阻止凝血因子合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阿司匹林在阻断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同时,也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肝素的抗凝作用特点是

A体内、体外均有效

B仅在体内有效

C必须有维生素K辅助

D作用缓慢

E仅在体外有效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静脉注射后,抗凝作用立即发生。肝素临床上常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手术后血栓形成、体外抗凝。不良反应有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症、早产及胎儿死亡,以及骨质疏松。故答案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的药物是

A华法林

B肝素

C达比加群酯

D利伐沙班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肝素以起效迅速,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在体内、外均可延缓和阻止血液凝固,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活性,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

A嗜睡

B心动过速

C呼吸抑制

D凝血障碍

E戒断症状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同时增加消化道黏膜损伤、溃疡的风险;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少见特异体质患者出现荨麻疹、黏膜充血、哮喘等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哮喘较多见,表现呼吸困难、喘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抑制PG的合成

B抑制TXA2的合成

C抑制PGE2的合成

D抑制PGI2的合成

E抑制PGF2α的合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地抑制作用;对二磷酸腺苷(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Ⅱ相聚集也有阻断作用,并可抑制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某些病毒和细菌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减少血栓形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阿司匹林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

A凝血障碍

B水钠潴留,可致水肿

C诱发溃疡甚至出血

D急性中毒致肝坏死

E视力模糊及中毒性弱视

正确答案

A

解析

阿司匹林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同时增加消化道黏膜损伤、溃疡的风险;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A对乙酰氨基酚

B布洛芬

C美洛昔康

D双氯芬酸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E

解析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是COX-2,而在人体组织如胃壁、肾、血小板则是COX-1的存在,它维护了相应器官的功能,具有生理作用。如血小板的COX-1代谢产生的血栓素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它与代谢物前列环素(PGI2)是共同保持人体出血、凝血平衡的成分。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地抑制作用;对二磷酸腺苷(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Ⅱ相聚集也有阻断作用,并可抑制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某些病毒和细菌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减少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在阻断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同时,也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服用华法林初期,应当每日监测凝血指标,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控制在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E7.0~8.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华法林用药次日起即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应维持INR在2~3之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仅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阿替普酶

B华法林

C肝素

D维生素K

E氯吡格雷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药物是氯吡格雷。只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华法林。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肝素。维生素K是促凝血药,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是纤维蛋白溶解药,具有溶栓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维生素K1的拮抗剂是

A异烟肼

B丙磺舒

C雌激素

D糖皮质激素

E双香豆素类

正确答案

E

解析

维生素K拮抗剂:可拮抗维生素K,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发挥抗凝血作用,主要有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新抗凝华法林。此类药起效效果缓慢、价格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双香豆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可

A产生协同作用

B竞争性对抗

C减少吸收

D与其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E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作用减弱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双香豆素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物合用,会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进而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双香豆素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双香豆素与苯巴比妥合用可

A产生协同作用

B竞争性对抗

C减少吸收

D与其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E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作用减弱

正确答案

E

解析

双香豆素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物合用,会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进而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双香豆素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下一知识点 : 利尿剂与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百度题库 > 执业西药师 > 药学专业知识二 >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