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 共1032题
下列资产的计价方法中,采用现值作为计量基础的是( )。
A.对投资以取得时发生的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B.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
C.对盘盈固定资产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
D.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甲公司是上市公司,拥有一家子公司――乙公司。2006~2008年发生的相关交易如下:
(1)2006年,甲公司将100件商品销售给乙公司,每件售价3万元,每件销售成本2万元,销售时甲公司已为该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每件1万元)。2006年乙公司销售了其中的20件,年末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为140万元。2007年乙公司对外售出40件,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2008年乙公司对外售出10件,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
(2)甲公司2008年12月31 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600万元,年初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假定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
假定两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存货应按历史成本计量;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06年关于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处理中,对存货项目的影响额为( )万元。
A.-80
B.80
C.0
D.-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2006年的抵消分录为:
借:营业成本 80
(母公司销售存货时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80
借:营业收入 300
贷:营业成本 300
借:营业成本 80
贷:存货 80
2006年末集团角度存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 20万元,已有余额80万元,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
2006年末子公司角度存货成本240万元,可变现净值14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6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60
2006年末集团角度存货账面价值140万元,计税基础24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40-140)×25%=25(万元)。
2006年末子公司存货账面价值140万元,计税基础240万元,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40-140)×25%=25(万元)。
所以所得税无需作抵消分录。
对存货项目的影响=-80-80+160=0。
对下列存货盘亏或损毁事项进行处理时,企业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
A.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C.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E.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下列各项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
B.中期资产负债表应当提供本中期末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C.中期财务报告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
D.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遵循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存货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以货币计量的耗费
B.只是针对特定对象
C.是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资产的耗费过程
D.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
正确答案
A, D
解析
存货成本具有以下特征:
①成本是经济资源的耗费;
②成本是以货币计量的耗费;
③成本是特定对象的耗费,成本总是针对特定对象或目的的;
④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
某工业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核算,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2005年12月初结存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00元,本月收入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000元,本月发出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50000元;甲材料成本差异月初数为 4000元(超支),本月收入甲材料成本差异为 8000元(超支),假设期末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29500元.2005年12月31日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的甲材料金额为 ( )元。
A.225909
B.229500
C.308700
D.2205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串=(40004+8000)/ (200000+400000)×100%=2%;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50000×(1+2%)=255000(元),甲材料的可变理净值为229500元低于成本,按可变理净值计量。
下列资产减值事项中,适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
A.固定资产减值
B.存货的减值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D.无形资产的减值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选项B适用存货准则;选项C适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甲公司2008年末库存A原材料账面余额800万元,A原材料全部用于w产品,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000万元,生产W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为100万元,预计销售w产品的相关税费50万元。w产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60%,合同总价格为550万元。A原材料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为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为A材料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2
B.0
C.8
D.6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对于W产品,其生产成本是800+100=900(万元),同时分成有合同的成本和没有合同的成本两部分,有合同部分的成本是900×60%=54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是900×40%=360(万元)。对于W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需要分两部分计算,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是550-50×60%=520(万元);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是1 000× 40%-50×40%=380(万元)。W产品有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则对应的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而W产品无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则对应的材料应按照成本计价,不应当计提跌价准备。材料部分的60%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该部分材料的成本是800×60%=48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550-100×60%-50×60%= 460(万元)。所以A材料本期末跌价准备的余额是480-460=20(万元),而题目中已经告知该原材料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是8万元,所以本期末计提的跌价准备是12万元。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 甲公司内部审计入员对2009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8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8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8年7月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假定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②甲公司于2008年3月30日将一栋用于出售的写字楼直接对外出租,该写字楼原价为36000万元,出租时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40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42000万元,甲公司对出租的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08年12月31日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1770万元(其中对应资本公积1000万元,对应所得税费用770万元)。
经查,该写字楼不符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若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写字楼应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无残值。
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 甲公司2009年发生如下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①甲公司2007年1月1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其原价为600万元,因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2008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09年1月31日,因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以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
②甲公司2006年12月20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100万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税法相同)。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将设备的折旧方法改为年限平均法,将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8年,预计净残值仍为4万元。且该固定资产在以前期间未发生减值。
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假定:上述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资料(1)中的事项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写字楼由出售转为出租,是会计政策变更
B.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40000万元
C.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3600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负债1770万元应全部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调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写字楼由出售转为出租不是会计政策变更,是由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因该投资性房地产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所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存货的原价36000万元;题干中错误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00万元是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调整,770万元是因为错误的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和税法计提折旧产生的,因而通过损益调整。
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字长、存取周期、运算速度之外,通常还包括______,因为其反映了______。
A.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B.存储器读写速度
C.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D.该计算机保存大量信息的能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