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请考生从30、31、32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0.【地理—旅游地理

图13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图13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32.【地理—环境保护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正确答案

30. [地理——旅游地理]

(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

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

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

(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

31.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32.【地理-环境保护】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40. 地理

选做题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4为世界某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示地区的海岸特点简析其形成的外力作用。

(2)简述该地保护海岸环境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6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A.【选修2—海洋地理】

(1)基岩海岸,岬湾相连(岬角延伸入海,湾内沙滩面积较大)。岬角向海突出,海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岩岸;湾内风浪较小,海水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沙滩。

(2)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游客数量;完善环保设施,防治污染;做好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开展海洋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C.【选修6—环境保护】

(1)污染总体呈“W冶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海洋地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考生从30、31、32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0.【地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得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   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32.【地理-环境保护】

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正确答案

30.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线路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31.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32.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两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 

  A.[海洋地理]

帕劳是美丽的西太平洋岛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由一个大堡礁和许多小岛礁构成。图20是帕劳的地理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帕劳群岛地处太平洋岛弧链,东临深海沟,形成这种岛弧一海沟地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此处地壳运动相对活跃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帕劳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除热带雨林外,岛上还有少量红树林,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帕劳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帕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城乡规划]

图21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用地的功能区是_____ ,其区位特点是 _____________。

  (2)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是_____________,这种形态的点和需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C.[旅游地理]

图22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北京、上海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该城市吸引境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_____。

  (2)西安与桂林、广州、昆明等城市旅游联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与其他城市旅游联系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美国旧金山游客计划来华旅游后前往新加坡,在华期间将游览西安兵马俑、北京长城、桂林山水和上海等。下列旅游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北京一西安一桂林一上海

  ②西安一桂林一上海一北京

  (4)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

  D.[环境保护]

  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图23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A.

(1)板块碰撞挤压 多火山、地震

(2)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抵御风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旅游业 渔业

(4)控制旅游规模;适度捕捞;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

B.

(1)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通达度高)、利于人流集散;地价高。

(2)丁处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市河流下游;用地条件好 (土地平坦开阔)

(3)集中团块型(集中型)布局紧凑、节省用地和投资;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交通拥挤;功能冲突;发展余地小。

C. 

(1) 西安 人文旅游资源

(2) 单向流动(联系)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便捷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对欧美游客吸引力相对较弱

(3) ① 节省旅游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4) 流水侵蚀(溶蚀)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D.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十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十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解析

A.(1)帕劳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这种岛弧—海沟地形,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相对活跃的表现为多火山和地震。

(2)帕劳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海底生存着大量珊瑚,大量珊瑚遗体堆积形成的珊瑚海岸,从海岸类型属于生物海岸;红树林主要生长在沿海滩涂,所以红树林可以抵御风浪对海岸的侵蚀,而且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帕劳属于群岛国家,地处热带,热带海岸风光优美宜人,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所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帕劳可重点发展旅游和渔业。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帕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控制旅游规模,合理适度发展渔业捕捞,严控污染企业产业的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使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B.(1)图示M处于市中心,处在道路交汇处,交通便捷,通达度高,有利于人流集散,是M地的区位特点,因此M处用地最适合的功能区是商业区。

(2)从图中风向频率玫瑰图可以得出该城市盛行偏北风和偏南风,西南方位为该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将工业园区布局在西南方向的丁处可以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图中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丁处位于城市河流下游,靠近水源且对城市用水污染较轻;丁地位于城市外围,土地平坦开阔,土地租金低,用地条件好。因此该市规划大型工业园区,最适宜的位置是丁处。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规划空间形态是集中团块型,这种形态的优点在于功能区布局紧凑,基础设施道路、管道等线路较短,可以节省用地和基础设施投资,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但是集中型的布局造成人口过于集中,人口密度大,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功能冲突等问题,而且后期发展可利用的空闲余地数量小,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C.(1)从图中各城市和其他城市联系的箭头数量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外,箭头数量最多的是西安,所以说除了北京、上海对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是西安,主要是因为该城市是我国多朝古都,有大量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2)从图中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西安与桂林、广州、昆明等城市旅游联系的特点是单向流动:昆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位置相对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够便捷,加之旅游资源对欧美游客吸引力相对较弱,所以很少游客从其他城市旅游后再到昆明旅游。

(3)该美国旧金山游客计划来华旅游后前往新加坡,因为①旅游线路几乎没有重复线路,而且旅游完后离新加坡较近,这样可以节省旅游时间成本和经济费用。

(4)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侵蚀、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应该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减缓环境压力,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D.(1)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大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大小,所以东南地区城市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西北地区多,所以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增加的态势,东北与西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冶炼工业分布较多。

(2)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业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开发区污染最轻,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业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业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多,工业污染严重所造成的。

(4)土壤污染可以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很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物的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知识点

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海洋地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40. 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 [选修2——海洋地理] 

  图13示意图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B.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C. [选修6——环境保护] 

  表2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海洋地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环境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