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2. 【旅游地理】

相同时间我国在不同地区可见不同季节和农业生产景观。读下图,回答问题。

(1) I类型区的东部秋色开始时间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2)简述我国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

43.【自然灾害】

狮泉河盆地风速17m/s的大风日教多达113.4天/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44.【环境保护】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需妥善解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污染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据图推测造成北京市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废气排放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表分析西部该省省会城市能源消费的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42.

(1)东部由北向南从早到晚。

热量条件由北向南逐渐增强。

(2)

①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②资源组合条件较好;

③交通便利;

④政策支持;

⑤生态环境质量优越;

⑥旅游资源类型较为独特,尤其是冰雪资源。

43.

 (1)风沙(沙尘暴或沙尘)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

(2)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

44.

(1)北京市经济发达,能源消费总量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多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北京市工业生产等技术先进,二氧化硫与烟尘排放量低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北京市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能源消费结构不同,废气排放有差异。

(2)消费量增加;能耗强度降低。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选考题:从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2.旅游地理

  2015年春节期间我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出境游首要目的地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赴澳大利亚、美国的远程线路也大幅增长。各国纷纷针对“中国春节旅游季”采取措施。如美国部分酒店针对中国游客推出系列庆祝活动等。图l0示意2015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

春节期间出境旅游高速增长及主要目的地为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的原因。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一雨即涝”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在我国一些大都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绿地高于地面,防雨涝的功能却很低。图ll示意某城市绿地景观。

我国城市“一雨即涝”的自然原因并从城市绿地布局与建设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44.环境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状况严重。图12为我国部分省、区、市近11年来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

说出我国近11年来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提出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42.假期时间长,保障了旅游时间;收入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主要目的地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日本和韩国与我国的经济距离较近,旅游费用相对较低;东南亚海岛纬度低,温暖湿润,对中国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美国与澳大利亚经济距离较远,但自然与人文风光多样,游览价值较高。

4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大城市主城区多分布于地势低平地区,排水不畅。城市绿地应低于周围地面,便于雨水汇聚渗入地下;绿地布局多样化,点、线、面相结合,构成绿地网络;绿化植被多样化,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发挥不同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

44.主要污染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生活污水。

防治措施: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水环境管理与监测;加强水污染治理的配套工程建设,依法治理水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解析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25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6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1)“APEC蓝”是“超常规手段”治理的环境结果,这种环境管理措施属于           手段;治理中实行了京津冀联控的方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2)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是      ,其原因是                    

(3)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行政;共同性

(2)冬季;冬半年气候干燥,风沙大;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

(3)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42.旅游地理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热兴起,必然会给新疆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疆的特色歌舞、湖泊、沙漠风光、地方特产以及独特的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等,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休闲观光。下图所示区域中的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等为新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附近著名景点,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成为一块旅游冒险之地。

  指出为应对图中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5月28~29两日,湖北省出现大到暴雨,多处出现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造成24.1万人受灾,800余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7100余万元。

     2009年冬春,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次遭受暴雪、低温天气。2010年5月,由于天气晴朗,气温骤升,该地发生了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元。

  分别说明上述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

44.环境保护

  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42.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42.旅游地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热兴起,必然会给新疆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疆的特色歌舞、湖泊、沙漠风光、地方特产以及独特的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等,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休闲观光。下图所示区域中的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等为新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附近著名景点,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成为一块旅游冒险之地。指出为应对图中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43.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5月28~29两日,湖北省出现大到暴雨,多处出现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造成24.1万人受灾,800余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7100余万元。

2009年冬春,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次遭受暴雪、低温天气。2010年5月,由于天气晴朗,气温骤升,该地发生了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元。

分别说明上述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44.环境保护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43.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或夏季多暴雨),此次暴雨的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引发洪灾;新疆阿勒泰地区则是由于冬季降雪量大,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春季升温较快,大量积雪融化导致洪灾。 44.变化特点:1989—2000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少,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  2000—2009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加较为明显。

原因:1989—2000年,流域内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湖;围湖造田直接导致湖泊面积减少,同时加剧湖泊淤积,也导致湖泊面积减小。2000—2009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流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泊面积增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2.该地多沙尘暴,应带太阳镜、口罩、头巾等防护用品;该地昼夜温差大,应带足防寒衣物;该地水源不足,应带足饮用水;该地地广人稀,甚至是大面积无人区,容易迷路,应携带卫星电话或GPS接收机。野外帐篷尽量选择红色等鲜艳颜色,着装也应选择鲜艳醒目的颜色。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2.旅游地理

    临潼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现今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区,主要景点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左右,其中外国游客50万人次。次左右,年旅游综合收入10个亿 以上。近几年临潼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交通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与接待能力,  因而实现了旅游年总收入近30%的快速增长。

分析临潼地区旅游收人高且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低温冻害系数是表示农作物受低温冻害的程度,低温冻害系数越高,表明灾害越严重。

    说明A地区遭受低温冻害严重的原因及东北地区减轻低温冻害可采取的措施。

44.环境保护

      广东省北倚南岭、南濒南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中央腹地倾斜,广州地区正好位于腹地 的中心位置附近,平均静风频率高。1990~2007年,广州酸雨危害因其东南部珠江口两岸电厂 群的迅速发展而日趋严重。

  1990~2007年广州地区四季酸雨数据统计

    说明1990~2007年广州酸雨危害较重的两个季节,并分析原因。

42.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2.旅游地理

临潼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现今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区,主

要景点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左右,其中外国游客50 7YA,.次左右,年旅游综合收入10个亿 以上。近几年临潼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交通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与接待能力, 因而实现了旅游年总收入近30%的快速增长。

44.季节:春、夏季节。原因:春、夏季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易于酸雨的形成,再加 上冬季降水少、风力较弱,冬季积攒的酸性污染物多;春、夏季盛行偏南风,广州处于电厂下风向,火电厂排放的酸性气体加重了广州的污染。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2.拥有秦兵马俑、华清池、骊山等著名旅游景点,历史遗迹品质高、数量多,集群性好,游览价值 高;位于陇海铁路沿线,靠近西安,铁路、航空等交通使捷;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客源市场较近;景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提高,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43.纬度高,气温低,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形平坦开阔,受冬季风影响较大。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减少易受低温冻害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耐寒农作物;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增加地温,避免农作物受冻害。

解析

临潼地区旅游收人高且大幅度增长的原因。43.自然灾害与防治

低温冻害系数是表示农作物受低温冻害的程度,低温冻害系数越高,表明灾害越严重。

说明A地区遭受低温冻害严重的原因及东北地区减轻低温冻害可采取的措施。44.环境保护

广东省北倚南岭、南濒南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中央腹地倾斜,广州地区正好位于腹地 的中心位置附近,平均静风频率高。1990~2007年,广州酸雨危害因其东南部珠江口两岸电厂 群的迅速发展而日趋严重。

1990~2007年广州地区四季酸雨数据统计

说明1990~2007年广州酸雨危害较重的两个季节,并分析原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选做题:从3道地理题中选做一题,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积分。

42.【旅游地理】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温带海洋性气候给冰岛带来丰沛的降水。全境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因此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神奇的北极光和引人入胜的温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瞩目冰岛。结合冰岛地理位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冰岛突出的旅游资源价值,并简析冰岛温泉众多的原因。

43.【自然灾害】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

(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44.【环境保护】

    现在滥用抗生素成了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2014年10月,科研人员在我国的主要河流—海河、长江入海口、黄埔江、珠江、辽河等河流的部分点位中都检出了抗生素,其中,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的污染非常严重。山东某药厂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浓度超自然水体10000 倍。家禽、家畜等养殖过程中泛用抗生素较普遍。

(1)简述抗生素随意排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2)对于滥排抗生素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42.冰岛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降水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43.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44.

(1)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影响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影响人体的抗药性和对疾病的有效控制。

(2)通过立法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医院及药厂周围抗生素监测;养殖业应严格控制对畜禽、鱼类饲料添加抗生素,并对畜禽鱼等体内检测抗生素,超标者不可投放市场;医疗行业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滥排部门严历查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33.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日哈尔滨、拉萨、上海、深圳四城市24小时(北京时间)气温实况图。

  

  材料二  雾是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和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后,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混浊现象。气温越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越容易形成霾。我国一般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气温状况可能出现在(   )季,请解释判断理由。

(2)找出材料一表示拉萨的曲线,并说明理由。

(3)④城市为(   )(城市名),进入10月中旬以来,“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④城,空气污染指数多次爆表,据有关部门统计,④城空气质量排在全国最差首位。雾的形成一般需要的条件有:足够的水汽、静风、逆温、凝结核。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④城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4)汽车尾气常常被认为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读下表,说说受汽车影响中国空气质量比美国差的可能原因。

正确答案

(1)春或秋  四城市温差较大;②城市即上海的日平均气温在23℃左右;等

(2)③曲线  最低和最高气温出现时间都最晚(地方时角度分析);气温日较差最大

(3)哈尔滨   水汽相对充足;空气活动较弱,静风天气多;秋冬季易出现逆温天气;供暖锅炉相继开炉,周边农村大量燃烧秸秆,以及工业、交通、建筑、扬尘导致空气中污染物颗粒多,凝结核多。

(4)有关汽车尾的国家排放标准较低;油品的质量较差,排放的废弃物较多;交通拥挤现象普遍,燃料燃烧不充分,导致排放的废弃物增多。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选考题)

4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寻根祭祖晋南文化旅游在火热进行中,晋

南洪洞大槐树有180万年历史,是晋南文化的代表。洪洞大槐树景区景点主要有一代大

槐树遗址.二三代大槐树(图8).根雕大门(图9).祭祖堂(图10)与河流.山川交相辉映,

面积达300多亩,位于洪洞县城区。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斌诗题词,抒发”饮水思

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粗奏恋,久久不肯离去。

材料二:图11为晋南洪洞大槐树景区所在区域交通分布图

(1)材料一中旅游景观图主要属于那种类型,该旅游资源突出的价值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评价洪洞大槐树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自然灾害与防治】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初,持续的强降雨使得法国西北部洪水泛滥,导致西北部多个城市被洪水淹没,数千个家庭断水断电。图12为法国部分区城图。

(1) 根据材料,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的角度分析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 说出图示区域河流下游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 

44.图13为受污染的河道内微生物的物种和数量沿程变化情况。

图中工一V为河道的五段区域,A为废水排入点,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请说出图中“个别微生物的数量”和“微生物种数量”从II到V河段的变化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

(2) 说明I,II河道溶解氧发生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

42.(1)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价值

(2)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好,集群状况好;景区面积大,旅游环境承载力大;位于洪洞县城区,地区接待能力高;与附近的华北经济发达地区较近,旅游市场广阔,市场距离短;有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利,通达性。

43.(1)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洪水来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系稠密。

(2) 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加强雨情和水情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43.(1)个别微生物的数量从Ⅱ到V河段先增加后减少;微生物种数量从Ⅱ到V河段先减少后增加;(1分)两者呈负相关。

(2)Ⅰ、Ⅱ之间有污水排放点;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缺氧;溶解氧大幅度下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42.旅游地理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热兴起,必然会给新疆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疆的特色歌舞、湖泊、沙漠风光、地方特产以及独特的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等,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休闲观光。下图所示区域中的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等为新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附近著名景点,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成为一块旅游冒险之地。

指出为应对图中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5月28~29两日,湖北省出现大到暴雨,多处出现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造成24.1万人受灾,800余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7100余万元。

     2009年冬春,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次遭受暴雪、低温天气。2010年5月,由于天气晴朗,气温骤升,该地发生了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元。

分别说明上述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

44.环境保护

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42.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5月28~29两日,湖北省出现大到暴雨,多处出现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造成24.1万人受灾,800余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7100余万元。

2009年冬春,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次遭受暴雪、低温天气。2010年5月,由于天气晴朗,气温骤升,该地发生了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元。

分别说明上述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44.环境保护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2.旅游地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热兴起,必然会给新疆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疆的特色歌舞、湖泊、沙漠风光、地方特产以及独特的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等,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休闲观光。下图所示区域中的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等为新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附近著名景点,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成为一块旅游冒险之地。

指出为应对图中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3.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或夏季多暴雨),此次暴雨的范围广、历时长、强度大,引发洪灾;新疆阿勒泰地区则是由于冬季降雪量大,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春季升温较快,大量积雪融化导致洪灾。 44.变化特点:1989—2000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少,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  2000—2009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加较为明显。

原因:1989—2000年,流域内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湖;围湖造田直接导致湖泊面积减少,同时加剧湖泊淤积,也导致湖泊面积减小。2000—2009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流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泊面积增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作答,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海洋,将会使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富有、更美好。图21为2014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图22为1999~2014年河北昌黎文昌鱼栖息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图,表3为2014年我国部分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监测结果统计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与图  中的①②③对应序号是  ▲  ▲

▲  

(2)2002年以来,文昌鱼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呈  ▲  ,导致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某些年份的不同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3)由表  中可知,重点岸段中实际侵蚀海岸比例最大的是  ▲  ;与最大侵蚀速度相比,平均侵蚀速度相差最大的是  ▲  

(4)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主要有  ▲  

  B【城乡规划】

  图23为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对该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2)仓储区布局的特点。  ▲

(3)试从生态发展轴推断该城市未来空间形态特征。  ▲

(4)该市在规划目标中提出,将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请你为该城市发展献策。  ▲  

  C【旅游地理】

  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地处高原山地与高原草地的过渡带,自然风光独特、历史人文厚重、原生物产丰富、生态气候优越,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是四川省内民族成份最多的地区。金川被誉为“中国雪梨之乡”。3月18日~4月12日,以“世外梨园探东女”为主题的2015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金川“世外梨园寻东女”梨花节在金川县世外梨园景区举行。图24为金川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24回答下列问题。

(1)梨花红叶景区的旅游价值有   ▲     ▲   和科学价值。

(2)近年来,金川将红色旅游纳入旅游规划中,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是。   ▲

(3)试评价金川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  

  D【环境保护】

  图25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   ▲     ▲  

 A.石漠化  B.草地退化

 C.沙漠化  D.土地污染

(2)试分析乙区相对于丙区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自然原因。

(3)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c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

(4)土地退化将严重农业生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生产力。



正确答案

A【海洋地理】

(1)③ ① ②。

(2)下降趋势 ;文昌鱼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3)雷州市赤坎村;崇明东滩南侧。

(4)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答成具体内容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不合理的海岸建设、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等酌情给分。)

B【城乡规划】

(1)供水;运输;河流阻隔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2)城市外缘;交通干线附近;

(3)从以旧城市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组团式布局;

(4)加强保护利用国家湿地公园和历史名胜风景区;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

C【旅游地理】

(1)美学价值  经济价值

(2)

教育意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意义: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外汇收入,培育发展旅游新的增长点。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知名度。

历史文化意义: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3)

有利:旅游资源种类多,地域组合好,旅游资源浏览价值高。

不利:客源市场远,交通通达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D【环境保护】

(1)B  C  

(2)地表植被破坏(砍伐森林 滥砍滥伐  过度樵采等 )

 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 (陡坡开荒 过度开垦  过度耕种 不合理扩大耕地面积等)

开矿  

(3)

地形:地处丘陵山地

  气候: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人口:稠密,过垦(写“城市化”不得分)

(4)科学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改善农田环境(三退   植树种草  恢复原生植被);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农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科学种田  改进耕作方法  优化轮作制度);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保护土壤结构  生态农业  促进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环境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