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保护
- 共80题
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4年3月,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全国空气质量较好(浅色)和较差(黑色)的十个城市。监测结果显示,所监测的74个城市中仅有拉萨、海口、舟山三个城市完全达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空气污染较重的区域,三大区域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材料二 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的城市
46.描述图中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城市的分布规律。(2分)
47.简析海口、拉萨空气质量达标的原因。(4分)
48.试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角度简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4分)
正确答案
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 1分) 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河谷地区。( 1分)
解析
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海风强劲,污染物容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好;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工业较少污染较轻,故空气质量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图中图中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城市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海风强劲,污染物容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好;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工业较少污染较轻,故空气质量好。
易错点
答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注意不能遗漏要点,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正确答案
海口地处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多,利于净化大气;风力较大,空气流动性好,利于大气 中污染物的扩散;重污染企业较少。( 2 分) 拉萨地处高原,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工业发展较为落
后,(或“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污染物排放量少。( 2 分)
解析
海口地处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多,风力较大,,利于大气 中污染物的扩散;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少; 拉萨地处高原,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工业发展较为落后, 污染物排放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海口、拉萨空气质量达标的原因,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口地处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多,风力较大,,利于大气 中污染物的扩散;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少; 拉萨地处高原,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工业发展较为落后, 污染物排放量少。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正确答案
将污染大气的企业外迁;大气污染企业避开盛行风上风向,或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市规划保留入城的 “通风口”,便于污染物扩散;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净化空气。(其中两点 得4分)
解析
外迁污染大气的企业,大气污染企业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应布局在城市风之外,便于污染物扩散,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净化空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角度简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外迁污染大气的企业,大气污染企业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应布局在城市风之外,便于污染物扩散,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净化空气。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21.(10分)请考生在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道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目的题号涂黑。
【环境保护】
调查发现,江苏省中部滨海湿地退化严重。当地湿地围垦开发演变模式通常是“光滩→盐生植被→养殖水面→耕地→建设用地”。
试分析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湿地性质改变,动植物生存环境破坏,原生物种减少;(3分)农药、化肥使用,土壤、水体污染加剧;(3分);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加重低地洪涝灾害。(2分)湿地减少,加重海岸侵蚀与海水入侵。(2分)
解析
根据图中湿地开发演变模式分析各环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光滩中种植盐生植被,会导致原有动植物生存环境破坏,原生物种减少,湿地性质改变;耕地进行农业生产,导致农药、化肥使用,土壤、水体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小,转变为建设用地,会导致湿地的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雨季加重低地洪涝灾害;同时湿地面积减少,会加重海岸侵蚀与海水入侵。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湿地开发演变模式分析各环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知识点
21.(10分) 请考生在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图为2014年上海市PM2.5来源的构成状况示意图。
分析"区域影响"导致上海市PM2.5污染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季节变化:冬春多(2 分);夏秋少(2 分)。(每点2 分,共4 分)
原因:(1)冬春季节,盛行偏北气流,上海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下风区(2 分);气温低、气候干燥长三角地区城市、厂矿的扬尘、燃煤大增(1 分)等PM2.5 大量输入上海。
(2)夏秋季节: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1 分),对空气有静化作用;且上海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区(2 分),因而,外地PM2.5 输入上海减少。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污染物的季节变是冬春多夏秋少原因:冬春季节,盛行偏北气流,上海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下风区,气温低、气候干燥长三角地区城市、厂矿的扬尘、燃煤大增PM2.5 大量输入上海;夏秋季节: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对空气有静化作用;且上海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区,因而,扬尘、燃煤等造成的污染对上海市区的影响较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区域影响"导致上海市PM2.5污染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图示,描述上海市PM2.5污染的季节差异,然后从大气运动、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原因。
易错点
问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知识点
选作题
18.【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以为世上的风景都已看倦,却还有最柔美的风光藏在这儿的每个山峦。”这是190多年多前一位探险家对塔斯马尼亚岛的赞美。现在塔斯马尼亚是澳大利亚自然生态保护得最完善的地方,全州约40%被正式列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世界自然遗产。有“天然之州”、“假日岛”的美称。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列举塔斯马尼亚岛自然景观,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19.【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所示河流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6、7月份是该河流域自然灾害频发时期,常常从洪涝急转为干旱。读图回答问题。
问:6、7月份该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从洪涝急转为干旱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20.【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如下图所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导致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指出曼扎塘湿地与三江平原湿地在成因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曼扎塘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正确答案
答:以山地为主,湖光山色,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冰川作用形成冰蚀湖。
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草地四季常青——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具有古老、独特的动植物——在地质历史上与其他大陆分离很早,动植物演化缓慢;人烟稀少, 开发很晚,人类破坏很小。
解析
本题要求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列举塔斯马尼亚岛自然景观,并简析其成因,分析如下:该地以山地为主,湖光山色,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冰川作用形成冰蚀湖;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草地四季常青——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具有古老、独特的动植物——在地质历史上与其他大陆分离很早;动植物演化缓慢;人烟稀少, 开发很晚,人类破坏很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某地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分析该地吸引游客的原因。
解题思路
主要从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来分析,即从地形、气候、动植物等方面分析。
易错点
本题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知识点。
正确答案
原因:6月份和7月初,该河流域常常受锋面雨带的影响,暴雨集中,历时长,加上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洪不畅,易发生洪涝;到了7月中下旬,锋面雨带移到我国北方地区,该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多晴热天气,形成伏旱。
措施: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洪水水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同时提高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6月份重点调蓄洪峰径流,为7月份抗旱提供水源;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
本题应从6月份和7月初的洪涝灾害和7月中下旬的伏旱两个方面来分析,6月份和7月初该河流域常常受锋面雨带的影响,暴雨集中,历时长,加上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洪不畅,易发生洪涝;到了7月中下旬,锋面雨带移到我国北方地区,该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多晴热天气,形成伏旱。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锋面移动和伏旱对我国江淮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题思路
锋面雨带控制江淮地区时,该地多雨,易导致洪涝,到了7月中下旬,锋面雨带移到我国北方地区,该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多晴热天气,形成伏旱,出现旱涝灾害的剧烈转换,造成重大损失。
易错点
本题解答时大的方面都可以想到,但对洪涝和干旱的成因分析容易不全面,易漏掉知识点。
正确答案
不同之处: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融水多;
人为原因: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过度放牧;排水渠道截断了进入湿地的水源。
解析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冰川融水较多;该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是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过度放牧;排水渠道截断了进入湿地的水源。
考查方向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该地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冰川融水较多;该湿地退化的人为原因是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过度放牧;排水渠道截断了进入湿地的水源。
易错点
注意使用科学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知识点。
选做题
42.【旅游地理】
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二环与三环之间,景区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右图是近5年东湖和黄鹤楼的客流量示意图。说出两景区的客流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3.【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材料二 据佛山日报消息,截止到2016年4月13日17时,雷雨大风造成乐从镇路州、荷村、腾冲、大墩、兴乐5个村(居)部分树木和厂房受损,路州、荷村、腾冲、大墩3525用户停电。乐从医院共收治23名受伤群众。且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严重。
(1)分析广东省强对流天气春季多发的原因。
(2)推测广东省强对流天气可能会带来的次生灾害。
44.【环境保护】
西辽河流域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下图示意西辽河流域位置和范围。
如果过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分析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
东湖的客流量远大于黄鹤楼。东湖属于自然景观,加之其他旅游项目的吸引,使游人经常光顾,且携带老人、儿童。而黄鹤楼属高品位文化景观,只对部分游客有吸引力,且一般重复观光的人较少;东湖的环境承载量比黄鹤楼大
解析
图中可以看出东湖的客流量远大于黄鹤楼。分析主要原因:东湖属于自然景观,地势平坦,加之其他旅游项目的吸引,距离城市比较近,使游人经常光顾,且携带老人、儿童。而黄鹤楼属高品位文化景观,只对部分游客有吸引力,一般人对它兴趣小,且一般重复观光的人较少;东湖面积大、黄鹤楼景区比较小,东湖景区环境承载量比黄鹤楼大。
考查方向
本题注意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知识的理解程度。
解题思路
从题干中找出两个景点的差别,分析各种旅游资源的特点,得出游客流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正确答案
(1) 春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气团碰撞;或者午后升温快,会产生强烈的对流上升运动而导致出现强对流天气。
(2)局部强降水引发洪涝,雷电、冰雹和龙卷风等;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解析
(1).春季气温回升快,特别是午后升温更快,近地面空气受热,会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空气被抬升,也形成空气的上升运动,所以广东省春季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
(2).强对流天气伴随大气的强烈上升,大气强烈上升降温,出现雷电、冰雹、暴雨、龙卷风等,局部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形成及危害,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题思路
我国华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近地面受热,上升运动旺盛,锋面活动剧烈,广东春季多发强对流天气,会出现雷电、冰雹、暴雨等天气,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易错点
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语言,不易漏掉主要的知识点。
正确答案
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等。
解析
过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破坏植被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增加,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化环境污染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农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类型、人类不合理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过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破坏植被导致很多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化环境污染等。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要点全面,使用学科语言。
发芽的马铃薯及加热不透的豆浆吃不得。发芽的马铃薯主要含有什么毒素
A.皂素
B.氢氰酸
C.龙葵素
D.苦杏仁
E.氰苷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发芽的马铃薯主要含有龙葵素,加热不透的豆浆可能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故此两种食物吃不得。
已知甲公司2005年年末负债总额为200万元,资产总额为500万元,无形资产净值为50万元,流动资产为240万元,流动负债为160万元,2005年利息费用为20万元,净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为30万元,则( )。
A.2005年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0%
B.2005年年末产权比率为66.67%
C.2005年利息保障倍数为7.5
D.2005年年末长期资本负债率为20%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2005年年末资产负债率=200/500×100%=40%,产权比率=200/(500-200)×100%=66.67%,利息保障倍数=(100+30+20)/20=7.5,长期资本负债率=(200-160)/(500-160)×100%=11.76%。
ITP首选治疗是
A.脾切除
B.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C.糖皮质激素
D.输浓缩血小板悬液
E.长春新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Dogs are often【C1】______man’s best friend. For those who are blind, a dog is【C2】______than a friendly company. A dog is a pair of sharp eyes. A【C3】______dog guide gives blind people the【C4】______to move through the world safely and freely. A dog guide is also a best friend. 【C5】______a working team of a dog and a person is not easy. There are no factories making thousands of dog guides a day. There are however, schools all【C6】______the country that train both blind people and the dogs they depend upo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s long for both the dog and its human partner. A dog begins schooling as puppy. Around age of 8 weeks, the puppy is placed with a faster family. There it【C7】______training and gets used to【C8】______around people. When a dog is about a year old, it goes off to school for a series of tests. These tests help the school【C9】______whether the dog is likely to make a good guide. Dogs that fail the tests are placed in permanent homes. 【C10】______that pass the tests go into a training【C11】______ For the next four-to-six months, the dog learns everything【C12】______needs to become a dog 【C13】______The dog learns to stay focused. It learns to ignore food, smell and other animals. It learns to remain【C14】______by such noises such【C15】______shouting or music from a passing car radio. It learns to【C16】______commands like "right", " left" or " forward ". The dog learns to stop before every curb and stairway and to【C17】______moving objects. In short, good dog guides learn to keep their【C18】______safe while they go about the everyday actions of life. A dog that【C19】______completed training will be【C20】______a master.【C16】
A.remember
B.follow
C.listen
D.tel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remember记住;follow遵守,遵循;listen听;tell告诉。follow command为遵守命令,本题选B。
读我国2003-2013年环境污染重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图2),完成3—4题。
3.污染重心轨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4.据图推测.2011-2013年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速最快的区域最可能分布在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示中心经纬度的变化,河南位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 之间,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中国地理,地理位置。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度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经纬度和省份对应不相符合。
教师点评
利用经纬度,考察地理位置的判断。
正确答案
解析
工业污染重心大致偏向东北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环渤海地区污染严重,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自然环境污染与防治,污染地区分布。
解题思路
根据污染重心的移动方向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污染重心于工业中心位置确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