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g)+2B(g)⇌xC(g)+D(g)△H<0,x为正整数).

(1)450℃时,向甲、乙两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测得容器内c(A)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x的值为______;(以下各题均用此数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②甲容器内从起始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B)______mol/(L•s).

③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则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范围:______<c(A)<______.

(2)对(1)反应中达到平衡后的乙容器,升温至600℃时,此时K值应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根据

题意,下列曲线符合变化规律的是______.

(4)450℃时甲容器中,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v (B)(正)=2v(C)(逆)

C.容器中密度不变         D.c (A)=c(D)

正确答案

(1)①450℃时,向甲、乙两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由图可知,起始c(A)=2mol/L时,转化率为×100%=61%,起始c(A)=1mol/L时,转化率为×100%=50,则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即1+2>x+1,所以x=1,反应A(g)+2B(g)⇌C(g)+D(g)的K=

故答案为:1;

②由图可知,A的反应速率为=mol/(L•s),则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的反应速率为mol/(L•s)×2=mol/(L•s),

故答案为:

③因体积、温度不变,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则平衡正向移动,A的浓度大于原浓度时浓度,小于原平衡浓度的2倍,即0.78mol/L<c(A)<1.56mol/L,

故答案为:0.78mol/L;1.56mol/L;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由450℃升高为600℃,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一致,故A正确;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越大时,A的转化率越大,与图象一致,故B正确;

C.温度越大,平衡逆向移动,A的含量越大,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D.温度高,反应速率大,时间少,且温度越大,平衡逆向移动,C的含量少,与图象一致,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4)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压强不等的反应,则容器中压强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

B.v (B)(正)=2v(C)(逆)=2v(C)(逆),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

C.因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则容器中密度不变,不能利用密度判断平衡,故C错误;         

D.c (A)=c(D)取决于起始浓度和转化率,不能利用其判断平衡,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过渡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将CO2转化为可再生燃料甲醇(CH3OH).其化学方程式为:

请填空:

(1)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用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一定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在3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mol•(L•min)-1

B.反应体系从300℃升温到500℃,平衡常数K变化大

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处于C点的反应体系从300℃升高到500℃,增大

(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9.2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选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电池的负极应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K=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得出K=,故答案为:K=

(2)A、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量,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mol•(L•min)-1,故A错误;

B、根据图示信息:升高温度,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反应逆向进行,即反应是放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图示信息:升高温度,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反应逆向进行,即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C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对于该放热反应,平衡逆向进行,所以增大,故D正确;

故选CD.

(3)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9.2kJ的热量,则1mol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725.8kJ的热量,即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l)+ O2=CO2(g)+2H2O(l)△H=-725.8kJ/mol,故答案为:CH3OH(l)+ O2=CO2(g)+2H2O(l)△H=-725.8kJ/mol;

(4)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中,燃料甲醇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氧气是正极,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根据所给试剂,只能选择氢氧化钠为电解质,在碱性环境下,氧气的放电情况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甲醇;O2+2H2O+4e-=4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

Fe(s)+CO2(g)

FeO(s)+CO(g);△H>0

(1)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2)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氮气     D.再加入一些铁粉

(3)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再通入一定量的CO2,则CO2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铁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①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可得含FeCO3的浊液.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表面会变为红褐色,写出由FeCO3生成红褐色物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强碱性溶液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另一种常见化合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8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75mol•L-1•min-1,故答案为:0.075mol•L-1•min-1

(2)A.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进行,c(CO)增大c(CO2)减小,所以 c(CO)/c(CO2)的值增大,故A正确;

B.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CO)/c(CO2)的值不变,故B错误;  

C.恒温恒容,充入一定量氮气,c(CO)、c(CO2)不变,平衡不移动,c(CO)/c(CO2)的值不变,故C错误;

D.铁粉为固体,浓度为定值,增加铁粉的用量,不影响平衡,c(CO)/c(CO2)的值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再通入一定量的CO2,可等效为开始一次性加入CO2,压强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CO2转化率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4)①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水解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4FeCO3+O2+6H2O═4Fe(OH)3+4CO2

故答案为:4FeCO3+O2+6H2O═4Fe(OH)3+4CO2

②强碱性溶液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另一种常见化合物,根据电荷守恒、电子转移守恒、原子守恒可知另一种常见化合物含有H元素,应为水,

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故答案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5)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

②2H2(g)+O2(g)═2H2O(g)△H=-483.6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2CO(g)+2H2O(g)═2CO2(g)+2H2(g)△H=-82.4 kJ/mol,

即CO(g)+H2O(g)═CO2(g)+H2(g)△H=-41.2 kJ/mol,

故答案为:CO(g)+H2O(g)═CO2(g)+H2(g)△H=-41.2 kJ/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

(2)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

(3)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79mol/(L•s),

故答案为:0.079mol/(L•s);

(2)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的量为:△c==0.395mol/L,故答案为:0.395mol/L;

(3)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100%=79%,故答案为:79%;

(4)由图象可以看出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呈正比,

则有Y:X:Z=(1.20mol-0.41mol):(1.0mol-0.21mol):1.58mol=1: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

2Z,故答案为:X+Y

2Z.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20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SO3(g)和1mol氧气,在某温度下使其反应,反应至4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6mol/L,当反应到8min时,反应到达平衡.

(1)0min-4min内生成O2的平均速率v(O2)=______mol/(L•min)

(2)整个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______

(3)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mol/L的是______,此时的平衡常数与(2)小题比较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标志该反应已达平衡,下列还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④V(SO3)=2V(O2

⑤n(SO3):n(O2):n(SO2)=2:1:2.

正确答案

(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有v(O2)=2v(SO3)=2×=2×=0.025mol•L-1•min-1,故答案为:0.025mol•L-1•min-1

(2)k===0.4mol•L-1,故答案为:0.4mol•L-1

(3)A、因反应为可逆反应,2molS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SO3,所以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小于0.05mol/L;

B、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1.5mollSO2,抑制平衡向这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mol/L;

C、只存在反应物,平等向生成SO2的方向进行,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小于0.05mol/L;

D、6molSO2和5molO2相当于6molSO3和2molO2,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小体积,平衡向生成SO3的方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mol/L;

因反应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则平衡常数相同,

故答案为:BD,等于;

(4)①因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则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②,因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密度都不改变,不能用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③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如达到平衡状态,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④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SO3)=2V(O2),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⑤因初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没有明确,则n(SO3):n(O2):n(SO2)=2:1: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