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 共816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图(图11)
材料二:图12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了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兴起,试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4分)
(2)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
(3)根据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自然条件: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2 分)社会条件: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2 分)
(2)B(2 分)
(3)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2 分)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控制等,国外需求减少。(2 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自然条件: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
社会条件: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
(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产业转移可以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是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控制等,国外需求减少。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____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2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小题2:2分: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小题3:4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小题4:8分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我国的能源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青藏铁路属于交通线建设。
小题2:西气东输工程从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温带季风气候到亚热带季风气候,沿线气候变化显著。青藏铁路始终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段上。
小题3:注意“供需”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故能源消费东部大于西部,而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故西部能源供大于求,而东部供不应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
小题4:对上海(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从提供大量天然气,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并减少了煤炭的使用,可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概况;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读“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小题1:图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4分)
小题2:两大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2分)
小题3:两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 工程,它们对上海地区积极影响有那些?(4分)
正确答案
小题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小题2:西气东输
小题3:西气东输 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 改善上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线路中,南水北调属于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属于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小题2:西气东输工程从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温带季风气候到亚热带季风气候,沿线气候变化显著。
小题3:西气东输的目的地为上海。对上海地区的影响,可借鉴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从提供大量天然气,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并减少了煤炭的使用,可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概况;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1:山东省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对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化速度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材料2:下面是山东省轮廓图及某城市的地租等值线示意图。
材料3: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构成示意图和山东省承接产业转移示意图。
(1)材料2中某城市的地租等值线示意图中p点地租 (高于或低于)b,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变化的可能原因。(3分)
(2)若材料2中的某城市规划在甲、乙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房地产业,一个发展钢铁工业,则甲城镇应发展 ,乙城镇应发展 。 (4分)
(3)读材料3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最多的两个国家是 和 ;简述山东省吸引以上两国企业投资办厂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高于(1分) P点可能地处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交通通达度好。(2分)
(2)钢铁工业 (2分) 房地产业 (2分)
(3)韩国 (2分)日本(2分) 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两国;②劳动力廉价、丰富;
③市场腹地广阔;④海陆交通便利;⑤制造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⑥科技教育发达等。(任答四条即可) (4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山东。
(1)根据城市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故a>b>c;故p点表示高值中心;除离市中心距离外,影响地租变化的可能因素是交通通达度等;
(2)钢铁工业生产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西南或东北方向;故布局于甲;而乙适宜发展房地产业;
(3)直接利用图表资料信息可得,注意香港不属于外资;山东省吸引外资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土地、自然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科技、交通、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正确答案
(1)8 ℃;纬度高低不同。
(2)降水量少,径流量少;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3)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从图中可知,丹江口水库处气温在2 ℃,北京附近约为-6 ℃,所以两地气温差约为8 ℃,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是纬度差异。
(2)京津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径流量小,其社会原因是人口多,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3)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